剧情介绍
《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由history channel巨制,cctv引进版改名为《美国商业大亨传奇》,介绍了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和摩根等“创业巨星”,如何为美国梦设立了标准,并改造了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工业:铁路、石油、钢铁、金融和汽车,从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上重新界定美国。本片以编年史的角度,巧妙地避免陷入真实历史细节的枯燥罗列,叙述手法精湛,表演出神入化,将观众自然而然带入那个特定的历史场景。
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石油大王,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以上的石油市场及大部分世界市场,成为美国历史遗迹世界历史上第一位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他去世时留下的总财产约14亿美元,相当于今天3000亿美元以上,被普遍视为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人。
1.独具慧眼,创业初期选定炼油市场
洛克菲勒在美国克利夫兰一户贫民家庭长大,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并懂得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年幼时,洛克菲勒就表现出创业者的潜质,他做起自己的小生意,把糖果卖给当地的小孩。洛克菲勒从小就帮忙养家,因为他无法依靠自己的父亲。
洛克菲勒的父亲是一个假药贩子,四处闯荡向人们兜售自己的药品。由于常年流浪在外,他没有承担起家庭责任。
由于父亲常年不在家,洛克菲勒只能辍学,靠打工来养活家人。这段时间逐渐形成的工作理念和商业头脑,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洛克菲勒的家乡克利夫兰盛产石油,他意识到石油将改变世界,而自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变得富有。
但他同时知道,石油勘探就像赌博一样,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此他要找到既能在石油行业赚钱,又能规避风险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炼油。
当石油的温度升至350摄氏度时,煤油就开始蒸发,然后经过冷却,就能得到相对稳定的纯净产品,可以用作清洁的照明燃料。
谁控制了炼油领域,谁就控制了整个石油产业。
24岁时,洛克菲勒将自己近4000美元的积蓄,全部用来建设他的第一家炼油厂。刚起步时,炼油厂举步维艰,直到范德比尔特对他发出邀请。
2.野心勃勃,建立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垄断企业
洛克菲勒从范德比尔特那里拿到了他想要的折扣,但作为交换,他承诺每天要用煤油装满范德比尔特60多节火车车厢,问题是洛克菲勒根本生产不出那么多煤油,他连承诺的一半都生产不了。洛克菲勒做出了过度的承诺,但他知道和范德比尔特的这笔生意是难得的机遇,他需要生产更多的煤油。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洛克菲勒从不畏惧挑战。
为了拓展业务,洛克菲勒需要与投资商合作,但在当时,关于煤油的负面报道很多。各类报纸的头版,经常报道煤油爆炸甚至引发火灾,这让潜在的投资者充满疑虑。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许多炼油厂往往只注重产量,生产的煤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洛克菲勒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要生产安全可靠的煤油,让人们放心使用。
洛克菲勒提出了标准石油的概念,对提炼技术,仓库、制桶工艺以及装运设施等每一个生产环节制定标准,标准石油公司成为整个行业唯一一家能够保障煤油质量始终如一的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打消了人们的疑虑,它的产品热销全国,并吸引力许多投资者,洛克菲勒完成了他对范德比尔特承诺的产量。
然而,随着产量的增加,洛克菲勒与范德比尔特的独家协议已经无法满足标准石油公司的发展需求,而范德比尔特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意识到这一点。
托马斯·斯科特拥有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之一,他想取代范德比尔特成为铁路之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与洛克菲勒进行合作。
斯科特带着助手前往克利夫兰,这位后起之秀,就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
卡内基是斯科特的得力助手,他协助斯科特与洛克菲勒沟通,并最终签订了合作协议。这项协议使标准石油公司享受了更大的优惠。
洛克菲勒掌控了铁路运输,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被运往全国各地。接着,洛克菲勒要收购他的竞争对手。他要拥有美国每一家炼油厂,之前从未有人这样做过,这在今天被称为垄断。
最终,洛克菲勒控制了北美绝大多数的石油生意。标准石油公司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垄断企业。33岁时,洛克菲勒已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石油大亨。
3.众矢之的,釜底抽薪击败铁路行业
范德比尔特感觉到了洛克菲勒的威胁,他意识到对抗洛克菲勒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所有的铁路公司联合起来。他和斯科特结成了同盟,共同取消了和洛克菲勒的所有约定,目的是迫使洛克菲勒提高运费。
对洛克菲勒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向他宣战。面对对手的挑衅,洛克菲勒决心同他们战斗到底。
洛克菲勒下决心找到石油的其他运输方法,彻底击垮对手。
这个运输方法,就是管道运输。
炼油厂内,石油主要是通过大型管道来输送,这使洛克菲勒意识到,管道同样可以用于石油的长途运输。只要能建成足够庞大的石油管道,他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将铁路运输业挤出石油市场。
修建石油管道需要巨额投资,也存在很大风险,铺设管道的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乡间的作业进展很快,工人们每天铺设的管道超过了2.4公里。
输油管道完工后,总长度已超过6000公里,横跨美国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将成千上万口油井与洛克菲勒的炼油厂连接起来,洛克菲勒终于将铁路挤出了石油行业,更重要的是,他使石油的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过去的25年,铁路作为最重要的产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从来没有人能挑战它的地位,直到今天,洛克菲勒改变了石油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洛克菲勒也用这种手段,打败了他的竞争对手。
铁路货运量的减少,造成了利润的损失,投资者落荒而逃,股票暴跌。
这阵恐慌过去后,美国360家铁路公司中,有三分之一都已破产。美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股市动荡,纽约证券交易所第一次关门10天,暂停了一切交易。
当许多大公司为生存而挣扎时,洛克菲勒看到了机遇,适者生存的信念,唤醒了他的斗志。随着石油公司纷纷倒闭,洛克菲勒便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全部购买。
当这场经济危机结束时,洛克菲勒已建成美国最大的石油帝国。
4.终极之战,壮士断臂换取最终胜利
与此同时,洛克菲勒在铁路行业的对手们处境艰难,美国铁路之王范德比尔特去世了,终年82岁,他把一个价值1.05亿美元的帝国留给了儿子。洛克菲勒明白,如果没有范德比尔特,他不可能建成自己的石油帝国。
现在,洛克菲勒的主要对手只剩下托马斯·斯科特,及其助手安德鲁·卡内基,他们知道洛克菲勒的输油管道没有延伸到美国匹兹堡,因此必须用火车来运送石油。
为了扩大公司规模,斯科特制定了主动出击计划,他要修建输油管道,以此打入石油市场。洛克菲勒位于匹兹堡的炼油厂要依靠斯科特的铁路来运送石油,斯科特相信,自己找到了对付洛克菲勒的筹码,
但是,洛克菲勒的人生字典里没有认输二字。
他关闭了匹兹堡的炼油厂。
炼油厂的关闭使标准石油公司损失了巨额利润,但对洛克菲勒来说,打败对手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这之后,斯科特损失了将近一半的业务,他被迫解雇大量工人,并大幅度削减工资,工人们走上街头,抗议斯科特的做法。抗议升级为暴力冲突,愤怒的工人点燃了斯科特的铁路货运站。一夜过后,超过39座建筑和1200节车厢被大火烧毁。
斯科特的公司就这样付之一炬。
斯科特不久之后去世了,被安葬在美国费城,他死时穷困潦倒,备受屈辱,而这一切都有洛克菲勒一手造成。斯科特的死对卡内基而言,是非常沉重的打击,他的复仇行动,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下一篇:复仇者的崛起)
我是@不读书就难受 ,关注我,和我一起读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