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重温入党申请
--给党说句心里话
★
朗读者 陕西工人报 段皓天
★
★
依稀似昨昔 誓词记心间
★
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钢厂 李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24个年头了,当年在鲜红党旗前庄严宣誓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依旧热血沸腾。入党誓词12句话、80个字,字字钢铁般掷地有声,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
“好好听党话,跟党走。”
1992年,18岁的我高中毕业,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来到陕西龙门钢铁总厂工作。临出门时,从小对我疼爱有加的祖父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要好好听党话跟党走。”
进厂不久,我有幸参与了炼钢项目筹建,并被抽调到陕西重型机械厂、河南安阳钢厂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学习。接待我培训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维修师傅,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经常教导我,“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职业,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在他的熏陶下,原本迷茫的我,对钢厂的一草一木、一器一物都充满着好奇,总有使不完的劲,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学习的过程虽然苦和累,但收获也是满满的——学来的理论、思得的感悟,都慢慢地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1995年12月28日,对于龙钢人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龙钢炼钢厂建成投产,伴随着第一炉钢的出炉,彻底改变了30多年来龙钢有铁无钢的历史。也是在这一天,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坚定地迈向党组织的大门。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1996年初,鉴于炼钢筹建过程中的出色表现,我被推选担任连铸维修钳工班班长,新的岗位带给我不小的挑战。原来周围的同事大都是新进厂的大中专毕业生,理论底子厚、工作想法多,而自己只有高中学历。而且,新上的液压剪等设备问题不断,影响正常生产,自己整天穿着“油包衣”,与扳手螺丝打交道,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体力消耗很大,压力可想而知,我一时情绪有点低落。
好在我的入党培养联系人、时任机动车间主任的屈海涛同志给了我很大启发和帮助。他告诉我,“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入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共产党员就要守本职、做表率,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于是,我整理好心情,重整旗鼓进入工作状态,也暗自下定决心,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改造,提高心智模式,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我利用业余时间借阅相关图纸资料,爬上爬下地对照所辖重点设备设施,检查尺数,测量尺寸,查看铭牌,不懂就问、不停琢磨、不断论证,同时将设备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分析等一一记录下来。几个月后,硬是凭借不服输的劲头,我慢慢对所辖设备的习性基本摸透,设备一“耍脾气”,望闻问切中就可以找到“症结”,自己处理起来逐渐得心应手。
1997年“七一”前夕,我被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在公司生活区室外篮球厂新搭建的台子上,和其他七名同志列队于鲜艳的党旗下,目光坚定,握紧右拳,声音庄严而洪亮:“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那一刻,我心潮翻腾似浪卷;那一刻,我壮志凌云上九霄。
一句誓言,一生承诺
24年来,在党组织的关心关怀和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从一线调入机关,岗位变了,但共产党员的初心始终不变。我知道,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句誓言就是一生承诺。
我秉持“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坚持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干得好、落得实,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工作激情,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培育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设备管控模式,我先后着手推进设备精益管理,以智能化为措施,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与钢铁制造流程的工艺、运行等各环节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深度自感知、智能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学习中创新思维,在压力中拓展工作,在发展中适用形势,主持完成了老区二次除尘喷吹、转炉除尘阀门控制、转炉一次除尘负压、湿除尘喷枪流量及风管重锤控制等系统改造,推进了企业绿色工厂建设步伐。
多年来,不管是连铸机改造,还是转炉扩容,不管是新区建设,还是项目升级,不管是回转台大件安装,还是大吨位行车调试,几乎都有我的参与,在基层一线中、在急难险重时、在攻坚克难间,淬炼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细数入党24年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分、倍感自豪,自己能够始终初心不改、信念不移,始终践行誓言、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钢厂)
(以上图文若涉及侵权,请原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
来源|陕西工人报
编辑|白子璐 实习记者 谢明静
校对|白子璐
审核|王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