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悲愤!惋惜!这是一整部《书剑恩仇录》读完我的第一感觉。我为陈家洛亲信乾隆的谎言感到悲愤;为喀丝丽的死感到悲愤;为天山双鹰及章进的死感到悲愤;为少林寺被焚感到悲愤······
曾无意中看到一个人发的说说中的几句话:写作的意义,看的东西深刻了些,心中必然是有气的,将这股子气撒向旁人是凶,撒向物件是蛮,唯独通过笔墨化作文章,才能把思维摊开了、铺平了,好让众人看看这世道是什么世道。将近一周内,将一部书读完,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状态。但一翻开书打开台灯就振奋无比,以至于经常读着读着就忘了时间。但从一开始的有些不耐烦到中间至精彩绝伦处拍手叫好,中间是对一些事情感到惋惜但越来越气,最终至整部书读完,甚是愤怒。
虽然明知道这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已,但一定要将这些气撒在笔墨之间才痛快。而细想,红花会与梁山好汉及瓦岗寨又何尝不是一个性质呢?世道险恶,帝王家的险恶啊。在江湖中,年轻的陈家洛一表人才,论武功,论才华,论人品,论反应能力,论为人心胸均让人敬佩。但与官僚打交道时,简直幼稚的像个孩子。首先,三番五次的放走张召重,以至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亲信乾隆的谎言,不光险些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死伤自己诸多朋友兄弟,最重要的是自己恋人被他与敌人做交易,最终为自己报信儿而死。深思细想,多么荒唐,如此窝囊。一个男人,一生中几件大事无非是兴事业、孝父母、护爱人、为朋友。主人公陈家洛继承红花会总舵主之位,势力遍天下,结果众兄弟被逼慌逃入大漠回部,不怎么样;孝父母没有必要详谈,他从出场父母都已不在;但对师傅还算不错;最终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儿甘心被他当做交易品但终因皇帝言而无信女孩儿为给他报信儿自杀而亡,大败;为朋友,这一点做得非常棒,之前三番五次率众解救文四爷,之后在回部大雪中被清兵围困,不苟且逃生反而与众兄弟在一起,值得赞赏。由此联想到《坏蛋》中的主人公谢文东,同样是年少,同样是混迹于江湖,却是处处分明。为朋友,仁至义尽,为兄弟,敢担当,孝父母,无可挑剔,对敌人,绝不手软。实可谓之枭雄。
不过回过头看,金老爷子如此安排人物和情节,也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曲折性和色彩感,上下两本书,用了上本书来铺垫主要人物出场及几次搭救奔雷手文泰来,伏笔不断,意外不绝,给人以畅快淋漓且回味无穷之感。如果一味地讲述红花会如何厉害,势不可挡云云,纵然让人读起来舒服,但不免吹牛成分太高,读来太假,缺乏真实性与现实性,毕竟人生就是无常,世道就是无常,社会中,各方领域,大大小小的领导者,都在艰难的前行着。领导是一个比较亮丽的头衔,但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分量,正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曾记得俞敏洪在书中说过,创办新东方之后,愈来愈觉得不是他在带领这个集团前行,而是这个集团像一个火车引擎一样,在拉着他前行,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心竭虑为这列火车快速的铺轨道而已。有勇还应该有谋,而作为一个谋大事者,在关键时刻又必须果断强硬,这样有时看似很不地道,但却是在用自己的能力保护和帮助更多的人。梁山中的领袖宋江,在众兄弟中深得人心,个个服他。但最终,就因为骨子里的软弱和思想上的妥协,断送无数英雄性命,何其悲哉!如此数来,还是毛润之的弥天大勇和强硬态度才是令人振奋的,美国不过是纸老虎而已,多么戏谑的比喻。另外,要学习能够看透一个人本质的本领,陈家洛最终落败,只因看不透小说中乾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人应当不疑,但疑人不可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