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电影《黑鹰坠落》,这部电影由同名小说改编,而这部影片中的战斗确实是在历史上存在的。
把时间拨回到1993年的10月2日,美军得到情报,索马里军阀头目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的两个助手将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奥林匹克饭店出现,他们是管财务的欧马·沙朗和发言人蒙哈米·哈山·艾瓦。
这让美军意识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就在眼前。此前美军不止一次采取行动,最终都是扑空,无功而返,所以得到这个情报美军便立即行动发起一次代号为“艾琳行动”的抓捕行动。
美军一次胸有成竹的行动
这次行动美军动用的力量非常强大,负责执行任务的是来自美国陆军和海军的四支队伍,分别是海军的海豹突击队,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第七十五游骑兵团和专门为特种作战提供支援保障的160特种陆航团。
与此同时,美国第十八空降军第十山地师十四团二营c连在附近待命,随时准备支援。除了这些,外围还有很多部队的直升机、侦察机、运输机提供随时的支援和保障。
武器装备也很强大,在地面上有十二辆汽车,七辆武装型的悍马车、两辆货车型悍马和三辆五吨卡车,这些车辆负责抓到人后将其运走。
天上十四架160航空团的直升机负责运送和支援,包括六架mh60黑鹰直升机和八架代号为“小鸟”的直升机,四架mh-6小鸟和四架ah-6小鸟。
单兵武器上美军装备着m16a2步枪、m249班用机枪、m60e3通用机枪、m4a1卡宾枪、m21狙击枪、m203榴弹发射器、law反坦克火箭筒、霰弹枪,除了武器还有战术背心、头盔、夜视仪等各种先进的装备。
索马里军阀武装用的只是ak47、akm等ak系列步枪,rpg火箭筒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老旧武器。老旧要从两方面说,一是新旧的旧,二是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先进武器了。
武器装备美军碾压索马里武装人员,单兵作战能力也没法比,美军是从三角洲、海豹突击队和游骑兵三支著名特种部队中选出了一百六十人。
索马里武装绝大多数人也就是会扣动扳机开枪而已,相当一部分人是当地的平民,只有个别人受过训,不过在总人数里的比例微乎其微。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实力碾压的作战,抓捕艾迪德的那些部下比把桌子上的硬币揣在衣服兜里还容易,那么为什么输了?
简单的抓捕变成了惨烈的战斗
按照美军的作战计划:
由四架mh-6小鸟直升机搭载十六名三角洲士兵降落在奥林匹克饭店楼顶执行抓捕任务。
另外四架ah-6小鸟直升机负责支援和掩护,两架在进攻时掩护,两架负责撤退时掩护。
顺便提一句,在美军直升机里mh开头的直升机通常为特种作战直升机,负责搭载特种部队作战,ah开头的直升机为攻击直升机,装备重武器,火力较其他类型直升机强。
四架mh-60黑鹰搭载着四个游骑兵班,共四十八人,降落在奥林匹克饭店四周,负责掩护抓捕的十六个人。
一旦抓捕成功以后送上到达饭店门口的车队,由悍马车开路冲出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把车开到美军基地就算成功,车队里那些货车、卡车就是运送这些人的。
行动开始之初美军非常顺利,抓捕了二十多个人,想抓的艾迪德的两个助手也抓到了,但是就在即将撤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奥林匹克饭店的枪声惊动了周围的艾迪德军阀的武装人员和民众,还有人通过广播把这件事广播了出去。
这里本来是艾迪德军阀控制的地区,消息一出大量的武装人员和平民扛着步枪、机枪、火箭筒和各种随手抄起来的冷兵器就冲到了街上,围着各处的美军打。
代号超级64的mh-60黑鹰直升机降低高度进行支援,被索马里武装的rpg火箭筒击落。
超级64掉落后代号超级61的黑鹰直升机前去支援,又被打了下来,从狭窄街区明目张胆开出去的车队也一辆一辆被击毁。
最后不得不由第十山地师那个待命的连前去营救,营救过程中还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这场原本计划一个小时的任务一直打到第二天快天亮。
美军阵亡十九人,被俘一人,八十多人受伤,两架被击落,两架被击伤,悍马车和卡车被彻底击毁。
这场战斗只有十几个小时,伤亡百人,与那些大型战争相比确实不多,可是美军这一仗打得相当窝囊,而且有明显的失误,给美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美军从一开始就败了
这一战的结果和美国大兵们的设想完全相反,不是因为人不行,也不是因为武器装备不行,其实失败的种子从行动开始前就已经种下了。
美军此次行动失败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美军过于轻敌
众所周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军就靠火力碾压对手,太平洋战争中都是强大的火力开路,在欧洲与德国陆军交手也是要有强大的空中优势开路。二战后,面对的都是小国、弱国,几乎具有绝对优势。
人们研究美军战史会习惯去统计美军用了多少万发炮弹和多少万吨炸弹,有时候还会算个平均数,每平方公里、每平方米用了多少万吨,被炸弹翻了多少遍土,山被削去了多少米。
如果狂轰滥炸有效了,那就算赢了,如果对手没有被炮火压制住那美军必会损失惨重。
摩加迪沙之战的美军是刚打完海湾战争两年的美军,狂得没边,海湾战争以后各种“美军震惊世界”、“美军给世界上了一课”一类的文章和说法铺天盖地。
何况这次参战的都是特种部队,而且是特种部队几千人里筛选的一百六十人,更狂得没边。
美军的确很强,但是参与行动的毕竟只是一百六十人,并不是全部的一百多万美军,也没有全部的装备。
在电影里就有一些情节体现了美军的轻敌,很多基本的装备如夜视仪、防弹钢板都没带,食物、水、弹药都没带够。
一些美军士兵认为用不上,根本不用入夜就回来了,带什么夜视仪,结果打到夜里派直升机又空投了物资。
第二,美军协同很差
这个行动由美军的两个少将指挥,有来自海军和陆军两个军种的四支部队配合,彼此的沟通都需要基地来协调。
再加上参战士兵各个都是精兵,个性很强,他们的个性和美军自带的骄傲让这些人彼此心理上就不配合,甚至产生了摩擦。
第三,美军扬短避长
美军的优势在于武器装备,完全有能力多派几架直升机把抓捕的人带走,那么索马里武装是什么办法都没有,他们没有防空武器也没有空中力量,美国历史上也不是没有类似的战例。
巷战中,进攻的一方本来就不占优势,一是不熟悉地形,二是不知道敌人在哪出现。在斯大林格勒巷战中,武器和人数占据优势的德军就是拿不下全程,德军士兵心理阴影非常大。
把车辆开进到处都是建筑、设施和路障的城市里基本等于送死,历史上装甲部队在城市里活动受限被打得损失惨重的战例也很多。
在平原沙漠装甲车辆要走在前面引导步兵作战,在城市里装甲车辆要跟在后面支援步兵,目的就是扬长避短。
悍马车跟重型装甲车和坦克相比防护力本来就差很多,近距离连步枪、机枪、手榴弹都不一定扛得住,被火箭弹打中几乎就是没救了。
这个作战环境极大地限制了美军重装备的发挥,到处都是建筑和混战的人群,美军直升机只能压低高度支援。
mh-60特战型的黑鹰直升机是uh-60通用运输直升机改的,最大起飞重量将近十吨,里面塞进二十个人以内没问题,武器只有机枪,这么大体积、火力又弱、飞得那么低不挨打就怪了。
相反,一起行动的ah-6小鸟最大起飞重量1.6吨,四架mh-6小鸟直升机运送三角洲部队十六人,一架黑鹰直升机就运送一个十二人的游骑兵班,体积差距非常大。ah-6小鸟不仅小,火力也很强,有机枪、航炮、火箭弹、导弹,所以它没被击落。
重武器优势没了,轻武器的优势可以忽略了,在没有致命缺陷的前提下,重武器先进的和落后的差距很大,轻武器好的坏的差的并不多。
就好比用日本九四式轻战车对美国m1a2坦克,就是坦克手再优秀,你也打不穿对方。
轻武器就不一样了,即便是二战时期的枪放到一百年以后打在敌人身上也能消灭敌人。
索马里武装手里的武器虽然落后,却人数众多,不计其数的武装人员铺天盖地地从街道上、楼顶射过来,火力优势极为明显。
美军一百六十人虽然都是特种兵,但是他们也是肉长的,子弹打过去照样穿个窟窿,只不过是枪打得准点、身体好点、懂得多点,这能弥补劣势吗?
特种作战没有特种作战的亚子,正面硬刚肯定是要吃亏的。
美军很多失误在行动开始前就有了,这就注定这次行动的失败。其实很多失误并不是人们事后诸葛亮想到的,像带够充足的物资、充分考虑到行动区域地形这些问题事前都能想到。
历史上成功的作战行动都是考虑周全,可以说美军这次行动和海湾战争一样,又给世界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