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21年8月22日,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线上赛段闭幕,经过8天激烈的线上角逐,6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他们分别是吉本梨乃(日本)、托马斯·勒福尔(法国)、林瑞沣(中国)、费利西塔斯·希夫纳(德国)、陈蒨莹(中国香港)以及李襄琳(美国)。他们将有机会于明年来到上海,进行线下的巅峰对决。
在计划于明年举行的决赛中,6位选手将与四重奏和交响乐团合作,全面展示选手的艺术水准、音乐个性和现场感染力。与此同时,决赛选手还将演奏指定中国作品,并评选“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
据介绍,“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是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首届比赛的指定中国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第二届比赛是委约作曲家陈其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
本届比赛,组委会委约了曾获得格莱美奖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提名的首位华人作曲家周天,创作小提琴协奏曲《夜途》。小提琴协奏曲《夜途》从一个深夜的车站中得到灵感,用音乐描绘了充满了光明与希望的3个夜间片段。不同的人演奏《夜途》,聆听《夜途》,会有不同的共鸣——可能听到了自己的缩影,可能勾起一段夜间旅途的回忆,也可能是开启了一个充满未知的全新历程。比赛组委会希望,随着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举行,未来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作品跟随选手走向世界。
明年的决赛,还将有三位新面孔加入评审团队,其中包括世界级音乐厅演出负责人埃马纽埃尔·翁德雷,格莱美获奖者、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演奏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小提琴家、教育家格伦?迪克特罗。
最终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将赢得10万美金的全球最高奖金。当然,除了奖金,获奖选手还将赢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冠军的日本选手木岛真优,获奖后就获得了更多国内外演出邀约。首届比赛第四名的德国选手斯特凡·塔哈哈曾跟随上海交响乐团赴欧洲巡演,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演绎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把这个古老而凄美的中国故事讲述给欧洲观众听。
评委会联合主席大卫·斯特恩表示:“比赛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持续关注获奖选手,帮他们打开一扇通向音乐的大门。给予他们足够的土壤和养分,花朵才会绽放。”
比赛之外,主办方还将评选出“艾萨克·斯特恩人文精神奖”。往届获奖者有在甘肃会师为孩子们创建“爱因斯坦乐团的”的吴泰祥和杜正权,在阿富汗创建女子乐团并担任指挥的女孩涅金·帕尔瓦克,来自云南山村的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以及来自伊朗的卡曼贾琴演奏家、作曲家凯汉·卡勒。
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组委会主席余隆介绍,组委会将在线下决赛期间与斯特恩家族及马友友共同评选出“艾萨克·斯特恩人文精神奖”的获奖者,并给予获奖者一万美元的奖金,用于表彰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里,对用音乐诠释人文精神上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文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晓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