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章开始之前,我先请您思考一个问题
当你走进一间空屋子,该如何从其中的生活痕迹判断居住者的身份?
苏格兰格子的窗帘——英国人。小方餐桌,单把椅子,以及白色餐垫上留下的盘子印迹——单身。三件套的西装——办公室一族。旧公文包——需要跟很多文件打交道。房间很整洁——责任心很强。架子上放着一排古典音乐——性情内敛保守。橱柜里的罐头是同一个品牌——生活四平八稳,一成不变。桌上有本蓝色封皮的大相册,里面贴着很多人的照片,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看起来既非朋友又非亲人——唯有这件事令人费解。
福尔摩斯的演绎法至此失效。要走进一个人的生活,是多么难啊。

may每一天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衣柜永远是一样的服饰,时间不差一丝一秒,所有的东西必须按位摆放,连等车过马路都是一样的动作。
孤独的游离在人群之外,他的工作是替街区里每一个没有"亲人"的人找到生前的联系,替他们送别。他工作的很认真,但是家属总是有各种理由拒绝见那些很早以前就脱离他们生活的人。

他有一本厚重的笔记本,里面是他的"客户"或者是他们过往在意的人。
开始我以为,约翰每天都没有新意,游离在死人和活人的边缘,对生活麻木,混日子。
但是后来才发现,所有人里他才是最懂生命的人,真正的热爱,只是他不懂怎么表达,又或许是对于他从事工作的感悟:亲戚无悲,他人无歌,死去何道,托体山阿。
无法改变必死的命运,无法为孤独的人找到安慰。
每一个他过去送别的人几乎都是这样,像最后一个案子里的史塔克,一直爱着女儿,收集她成长的照片,在18岁打电话闲聊却未提过祝福。

约翰喜欢他的工作,上司却因为他过分认真对死人身后事,用度过多开除了他,他会因为史塔克生前用牙齿咬皮带吊了三分钟为他人募捐而尝试同样的动作;因为一个男人和女人在酒吧里一句话不说的平静而一个人在酒吧用三个杯子假装同样的情景,想理解他人。
每一次对待意料之外的东西,像是不同往常的咖啡,他嗅了好几次才开始尝试。
他真正的改变,我觉得是从他对面的人死去的时候,之前的人都是陌生的,但是这一个,距离这么近,孤独的死去甚至是因为尸丑才被发现。他大概受到了更深的冲击,他总会忍不住拉开窗帘看对面寂静的房间。
死亡的不安在此刻就笼罩在心头,果然,在他决定尝试去改变的时候,生命却戛然而止,他唯一次接到案子亲人的感谢赴约的路上,仅仅是因为忘记了像往常一样先左右看车。
无比讽刺,如此寂静想要发生点什么来改变,偏偏就结束了。

当主人公死后,没有一个人参加他的葬礼,而墓前那棵乘凉的大树也被砍去,光秃秃的剩下一个木桩子。当人间的繁华散尽,也就是电影的结尾,我们看见很多的鬼魂来到主人公的墓前,刚刚掩埋的泥土还比较潮湿,留有一丝的泥土芳香。一个个鬼魂集聚过来,默不作声,如果他们会讲话,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此短短的几十秒中,电影的戏剧张力被扩大了几倍,生前没有亲人,唯一的几个朋友还是工作的同事。谁说没有人来参加主人公的葬礼,还不止一个,而来了很多死去的人。
此刻的主人公体温是否还有一丝暖意,牧师为他送行,鬼魂和他为伴。此刻的电影有一点恐怖片的气氛了,整部电影虽然不是黑白片,却有着黑白片的基调。灰暗的天空,寂静的街道,落寞的城市,看似无情的人们,他们不愿意来参加自己亲人和朋友的葬礼。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生前已经和父亲闹掰了,可能儿子对于自己的父亲恨之入骨,恨不得这家伙早点死掉,人们之间的亲情如此的冷漠和冰冷,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生命的诸多感悟。
出车祸后,他静静地躺在地上,头部流血。电影的特写镜头很有意思,主人公似乎在微笑,而不是痛苦和悲伤的表情,他还对着观众眨了眨眼睛,非常的平静的离开这个冰冷的世界。

一个人时间久了,也难免孤单,本来主人公应该有一场约会的。他去商店买了两个杯子,似乎电影要朝着美好的爱情发展,但导演给我们泼来一盆冷水,浇醒了每一个观众心中美好的梦想和想象。如此的残酷和冷峻,让这个已经冷漠的城市越发的冰冷刺骨,这一刻的感觉就像是掉惊了冰窟窿,爬上来以后浑身湿透,站在原地瑟瑟发抖,可周围没有一丝的火苗可以取暖。

电影中的许多细节非常的有趣,主人公给流浪汉买威士忌,而在最后的告别仪式上,两个流浪汉还拿着哪一瓶酒,究竟是他们舍不得喝,用一个布袋子包裹着,他把酒朝着墓地倒了一些,也算是想自己朋友的致敬。
亲人不愿意来,流浪汉却愿意来参加朋友的葬礼,这看起来有点本末倒置,可现实就是如此。如此的现实,又有点魔幻现实主义,在真实中升华出赤裸裸的真实。这种真实感,像是一面在太阳下的镜子,闪亮让人睁不开眼睛。

像默片,22年的死者代言,背景乐很好听,即使我不知道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