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从《父女情》浅谈亲子关系
文 山斋红叶
《父女情》是《当幸福来敲门》的导演加布里尔·穆奇拍的影片,别名又叫《当幸福再敲门》讲述了父亲戴维斯与女儿凯蒂的故事。
凯蒂的母亲死于车祸,父亲戴维斯因为车祸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戴维斯为了治病,也为了以后更好地照顾凯蒂,将凯蒂托付给妻子的妹妹与妹夫照顾。七个月后,当他出院时却发现妹妹与妹夫要领养自己的女儿,他断然拒绝。之后作为名作家的他,新书遭遇滑铁卢,经济困顿,病情不稳定。妹妹与妹夫乘虚而入,发起诉讼要取得凯蒂的扶养权,策略是通过延长诉讼时间在经济上拖垮戴维斯。戴维斯为了保住女儿的扶养权,抵押了房子,耗尽了精力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新书。此时妹妹妹夫后院
起火,撤销了诉讼。戴维斯保住了女儿的扶养权。这个故事如果就此打住,就是要歌颂父爱,但是并没有,导演想探讨更多的东西。
戴维斯在几天之后的夜里突然发病,死了,凯蒂还是被她的姨妈收养了。导演并没有将镜头转向凯蒂在姨妈家的生活,物质上肯定要胜过与父亲一起的时间,而精神上我们可以从成年凯蒂的生活中窥探一二。凯蒂在二十多年后成为了心理学的博士,成绩优异。但令我惊讶的是她的私生活,她与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却不谈情说爱。她和心理医生解释说"我不会爱人,我能爱人,很久之前爱过一次,我的心里空无一物,仿佛是一座空井,干涸又荒芜,和那些让我感觉心里多了一些悸动,因为大多数时候我毫无感觉。" 看,这就是凯蒂的问题。从她的父亲死后,与那个丧母而不开口说话的小女孩不同,她封闭的是内心。
凯蒂的问题最后得到了解决,她找到了真爱,得到了幸福。但是很多人仍在缺失父母之爱的人生道路上步履维艰。最突出的是留守儿童,拿我自己举例,父母在我五岁时就外出务工,从没参加过家长会,最亲密的话不过"好好照顾自己,天冷加衣,要好好学习",似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小时候最亲的是爷爷奶奶,他们在一天的辛勤劳动后,已无力或没有耐心呵护小少年纤细敏感的心,往往话语粗暴。长大了,他们终于有耐心听了,却发现很多东西他们也不懂了。对待父母,建立相互信任的年龄已经过去,客套反而是最好的相处方式,坦诚相对反倒尴尬。数年过去了,我也成为了报喜不报忧的游子。说这些不是为了批判父母,没有人愿意几十年漂泊异乡,都是生活所迫。同样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或许也是这样长大。
存在即合理,但不意味着正确。这样成长起来的我,发现与那些一直在父母生活的人相比,性格方面有更多的缺陷,如很难向他人表露情感,遇事往往积压在心里,情绪暴躁,没有耐心,与陌生人交谈会很窘迫。所以在大学发现同学与父母撒娇时,在他们在新环境中立马就如鱼得水时,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大胆尝试时,感到无比惊讶。其实最令我惊讶的是一个学生在她的母亲打电话时,一直闹着她要开蓝牙,我当时很担心她会被骂,这是我的经验,没想到这位母亲放下了手头的事,先满足了自己的孩子的要求。这位母亲不是无限宠溺孩子的类别,在一些方面甚至会要求很严格,但在对待孩子的耐心方面,令人称赞。我遇到的家长很多是属于没有耐心的那一类,孩子不认真时会直接训斥,犯错时或成绩不好时会简单归因,这样成长起来
的孩子往往与父母关系疏远,不愿交心,脾气更加暴躁,甚至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养活孩子不难,但教育好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亲子关系在孩子各方面的形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就能对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多起一些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