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这是我收藏的公文包,牛皮做的,质量很好。一九六四年我在部队担任给养员时用一个月的津贴七元钱买的。那时我是下士军衔,每月七元钱的津贴。列兵、上等兵是六元。
名为公文包,其实不装公文,主要装钱,是我的大钱包。
一九六四年我在某部队一营三连服役,一九六五年整编,我们连划归三营,改称九连。
我当给养员时没有司务长,司务长调营部当管理员了,司务长的工作就由我一个人干了。一九六五年就宣布为司务长了。
司务长、给养员负责连队的伙食、被服、发放工资津贴、帮助官兵代办储蓄、代买香烟、信纸信封、牙膏牙刷等日用品,天天和钱打交道,所以买个公文包装钱。
之所以收藏公文包,是为了记住那些艰苦的岁月。
一九六四年我们连在团后勤桃林农场。每人每天的生活费只有0、45元。一九六五年调到儒州修公路,每人每天生活费0、57元。那时主副食品都是政府按计划供应,价格便宜。福建供应面粉每斤0、20元,大米0、18元,连队伙食也挺好的。
那时我们连连长是高鸿尧,山东人。指导员是胡成才,安徽人。二位首长对我的工作很支持,经常给予指导。
凡事有利就有弊。公文包装钱,拉练一拉挺保险的。但是携带不方便,老是用手拎着,不如军用挎包,可以挂在肩膀上。
有一次领发干部的工资和战士的津贴费,在光泽县城银行提了款,要在旅馆住一宿,第二天天亮乘公共汽车去桃林。晚上住旅馆时我把装有两千多元钱的公文包放枕头底下枕着睡觉,安全是安全了,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晚了,急忙往车站跑,到车站后发现公文包忘在旅馆了,当时我就吓得一身冷汗。还好,赶回旅馆时公文包还在枕头底下,分文不少。但耽误了乘车,只好等下午的班车了。
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件事之后,我就格外小心了,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我都没有丢过东西。
那时经常和银行打交道。而银行也只有一个银行,不象今天分为工商、农业、建设等银行。
因为经常到银行存款取款,为战士代办储蓄,所以和银行职工很熟悉。储蓄所陈主任和我关系密切,看我忠诚老实,五官端正,非给我介绍对象不可,我以部队纪律规定战士不准和驻地女生谈恋爱为由予以拒绝。然而那个要和我谈恋爱的女营业员并不放弃,我到银行办事,她都热情上前接待。一来二往,我们便成为好朋友。我曾写过一首小诗,名为《一枚红叶》,这枚红叶就是她送给我的,我送给她一支英雄金笔。朋友归朋友,完全是工作关系。后来部队调到江西鹰潭四八四一工地,就没有联系了。
回忆这件事,是为了说明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洁的友谊,没有现如今的铜臭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作者:孙敏杰
责编:李郎杰《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