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 | 瓜瓜
十月的电影院,看起来似乎有些惨淡。
从《李茶的姑妈》到《胖子行动队》,两部宣发阵势浩大的喜剧纷纷折戟,在开场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引来众多“不好笑”“物化女性”“不尊重女性”的吐槽。在这两部电影中,女性作为男性角色的光荣点缀,被边缘化到了极致。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电影,难道只有男人才能顶天立地拯救世界,女人就只能当做成功后的鲜花奖赏献上一吻吗?
当然不是。
比如这部于10月19日登陆院线的美国喜剧《我的间谍前男友》。

看名字,这似乎又是一部男性视角的电影,但实际上,《我的间谍前男友》讲的却是一对普通的鬼马闺蜜在阴差阳错中踏上间谍的路途,是常见的“普通人也能拯救世界”的好莱坞套路。
只不过这次拯救世界的,不再是脱掉眼镜就能变身的普通员工,而是一对极不靠谱的姐妹。
做事总是冲的太猛的摩根和被前男友分手的丧气女生奥黛丽是一对塑料姐妹花,看起来其乐融融,但仍然夹杂着些许互不理解的无奈,摩根大大咧咧芝麻大的事也要和父母分享,奥黛丽谨小慎微就算前男友是个渣男也好好替他保管留下来的“资产”。本来日子就在打打闹闹相互吐槽中平稳度过,直到某一天奥黛丽突然被绑架上了一辆车。
原来自己被分手的前男友是间谍,他手上掌握着重要的证据,现在他消失了,各路组织觊觎他手上的证据,顺藤摸瓜找到了奥黛丽这里。
他们很危险。
惊魂未定的奥黛丽当然是先把这件事告诉正在和父母分享暧昧对象胸毛的摩根。
还没来得及理清思路,负伤的前男友德鲁就回到了奥黛丽的公寓,将自己的中情局身份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诉奥黛丽自己是不想连累她才选择分手跑路

德鲁警告奥黛丽不能相信任何人,还告诉奥黛丽如果自己不能活着出去的话希望奥黛丽能替他完成任务避免更多无辜的人伤亡,只不过德鲁刚交代完事情,就被屋外某个帮派的机枪扫射倒地。
便当来的太快,这下前男友就真的变成“前”男友了。

奥黛丽拉着还没缓过劲的摩根一起开车逃跑,回忆起前男友交代给她的任务,本想去警察局报案的奥黛丽被摩根一把按下,甚至掏出了早就备好的护照怂恿她一起拯救世界。
就这样,从来没有当过间谍,甚至枪都没有摸过的不靠谱姐妹花,就这样踏上了跨国间谍之路。
然而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总是无限的,没打过抢的奥黛丽上一秒还可以在枪口下紧张到语无伦次,下一秒就能目光如刀,拿起手枪击毙对方,还要在逃离犯罪现场的时候崩溃大叫“啊啊啊啊我杀人了”。

幸亏现场足够混乱,不然这部电影就会在奥黛丽被捕的警笛中结束了。
间谍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想要做好一名间谍,就一定要有效利用无辜路人们的交通工具,这一路上他们抢劫过别人的老爷车,却因为不会开手动挡在撞上报刊亭的展示架后匆匆下车;他们还在欧洲抢劫了游客的护照,隔着车厢门连连道歉;好不容易甩掉了追来的摩托车队,撞死人的时候还要装作事不关己,僵硬的装作路人连连感叹“哦我的天哪太可怕了”迅速路过,完全不顾自己头脸上还挂着刚刚激战后的大片血渍。

最好笑的是,时时谨慎的奥黛丽哪怕在飙车逃跑的时候,也不忘记打转向灯,不靠谱的摩根在飞驰的车中躲避枪林弹雨的时候最担心的不是什么时候会被爆头,而是什么时候可以把该死的安全带系上。
可以说是一部非常严谨的交通安全教育电影了。

这部片长117分钟的女性间谍喜剧,比起一些主打下三路屎尿屁的电影,笑点就显得清新怡人了一些,虽然时不时来一次毫无掩饰的爆头杀人等戏码,带着一点点r级片的味道,但电影在层层叠叠的反转推动下显得浪潮迭起,不到最后你永远都猜不到此片最大的反派究竟是谁。
《我的间谍前男友》也可以当做一部公路片来看,从电影刚刚开始德鲁在中东的一系列风情再到姐妹花转战欧洲各国,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在枪林弹雨与狂奔逃跑中显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情,从自行车到汽车(你见过骑自行车骑得气喘吁吁的间谍吗?她们就是),到狂飙的巴士再到火车飞机,一路看下来风景无数。

媒体人喜欢的艺术气息浓郁的电影,观众不一定理解;而大众喜闻乐见的“爽片”,也一定会有专业人士鄙夷。若是详论起来,《我的间谍前男友》必然属于后者,烂番茄上49%的媒体新鲜度,观众给出了69%的评价,虽然并不是高分,但也能讨得大多数观众的喜欢,和我一起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小伙伴就在n个笑点设置中笑的停不下来,以至于我不得不屡次提醒她笑的小声一点,喜剧电影不需要带多少脑子,带上爆米花,笑的足够开心就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几次的打斗场面都足够精彩,不管是片头刚刚放出前男友在中东的一系列打斗场面还是在马路飙车,都有些老牌谍战系列剧的味道,这个即将结束的十月里,想要驱赶一些寒冷带来的丧气的话,就去看一眼这部《我的间谍前男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