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棒的战争片了,据说这部片子开创了写实带伪记录片风格的真实限制级手法,尽管将近三个小时时长,看完依然在久久回味。在这部主旋律讲述二战期间兄弟情谊及救赎的电影里,有人勇敢,有人懦弱,有人装逼,有人思考,有人成长……斯皮尔伯格何尝不懂得战争与反战,所以在惨烈的战争场面的铺衬下,将人性的斗争和思考诠释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要八个人去救一个人?为什么瑞恩的生命就比其他人的生命重要?因为人性。因为他是那位年迈母亲仅存的一子。马歇尔出于人道,不希望瑞恩太太遭受四个儿子全部丧生的不幸,于是才有了这次的任务。米勒带领他的部下去寻找瑞恩时,他只是履行了军人的天职,只是为了完成使命,哪怕是一千个人就救一个人,那也有它值得的意义。毕竟这是一场通往地狱之旅,人性中难免有困惑和争斗以及不平衡。唯一让人欣慰的是瑞恩是一个值得他人牺牲生命去营救的人。其实哪怕瑞恩是个孬种,这八个人也必须要去救他。瑞恩很多,确实只是一个符号,拯救瑞恩,其实是拯救人性,人性才是战争中不灭的主题。
最后瑞恩得到拯救,回到家乡。平安度过一生。年迈的他来到战友的墓前,他流着眼泪问自己的妻子,自己是不是一个goodman?妻子捧着他的脸肯定他是,他方才有点释然。想必这份情谊之重,让他一生扛着前行,也实属不易,有时候,活着未必比死了轻松。
二战是人类历史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有斯皮尔伯格的坐镇,这部二战片子自然不会落入俗套,开场的二十分钟战争场景,几乎还原了真实的二战。诸如米勒拖着受伤的战友,一个炸弹过后,他拖起那个人继续跑,却不知人只剩半截了。还有炸断了手臂的士兵到处找自己胳膊,然后找到了断臂拿在手里不知所措。一颗子弹打在了一个士兵的钢盔上,正当士兵摘下钢盔惊魂未定时,另一颗子弹把他的头打碎了。还有那个躺着的士兵手捂着流出的肠子呼喊救命……就在这枪林弹雨中,算是领教了什么叫血肉横飞、支离破碎、转瞬即逝。这才真是死神来了。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倒了一座城才能成全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同样是战争才让人们明白生命的可贵,在战争面前,人只想活下去。我们身处在和平岁月里,不必整天活在恐惧和死亡里,不必时刻要经历与自己最亲的人的生离死别。以前人们常说战争换来和平,因为战争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不再计较生活中的种种。有时候活着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欲望太多。当你只剩下活着的时候,只怕才会更看清生活的本意。
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就是真实还原了人性,毕竟在死亡面前,不是人人都是米勒。战争里也有厄本这样的小人物,让观众恨得牙痒。的确,因为厄本的懦弱,三名战友战死,更多的人因为他没能及时输送弹药而牺牲。但这就是人性。其实他也是个好人,只是不适合战争。战争需要的是米勒这样的人。他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勇敢,只能靠血的经历去慢慢改变。当他最后击毙放走的那个德军的时候,也许他已经明白了,战争就是战争,战争里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和战友的残忍。
战争,就是人性的对立面,比任何的天灾都要残酷、恐怖。它摧毁的不只是人的生命,更是人性。就像《行尸走肉》里那些为了活下去而吃活人的人,已经被死亡和恐惧磨灭了人性。这才是战争最可怕的一点,所以这部片子通过救赎也在宣扬人性。
其实,厄本身上有我们很多人的身影,往往因为我们的懦弱而铸成大错。我们很多人也经常不敢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其实只要我们轻轻地向前迈上一步,事情就会解决的。最近微博上一位失恋的少年烧炭自杀,让人扼腕。因为网恋一周而失恋,他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了,你可以说他是懦弱,因为他的懦弱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悲痛,让那个女孩背上一生的十字架。或许在死亡的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我们没有经历,我们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他。
斯皮尔伯格最擅长拍摄亲情,《人工智能》里千年等一日母爱已经让我泪奔了。本片中母亲便是片中最好的注脚。尤其是影片开头,美军去给家属送阵亡通知书的那一段,母亲看到两个军人从车上下来并把帽子摘掉后,就瘫倒在地。还有奥马哈滩头,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年轻士兵,凄惨地呼喊着母亲。人其实从未长大,在母亲面前,我们的的勇敢坚强成熟突然之间不复存在,只想做个天真的孩子,终生受母亲保护。
你很难想像这样一部堪称战胜片史诗级巨献的经典,却在98年的奥斯卡中败给了《美国丽人》,应该不是他失去了奥斯卡,而是奥斯卡失去了他。(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微信公众号:kehuan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