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梓源、筱筱
20世纪60—90年代,辉煌时期的香港电影成为几代人的童年记忆,90年代末由盛转衰。就在世人以为香港电影已穷途末路之时,《奇门遁甲》《倩女幽魂》等由香港ip改编的网络电影相继热播,频频刷新票房。奇树有鱼创始人、ceo董冠杰表示,对于网络电影来说,观众对港片ip比较熟悉,有影响力基础,且网络电影和香港电影发展的历史情境存在很多暗合。如今,港片ip已成为网络电影较为重要的内容来源,香港经典电影正以另外一种方式涅槃重生,重回大众视野。
与徐克结缘 港片ip改编《奇门遁甲》稳夺票房冠军
2020版《奇门遁甲》改编自2017年徐克监制、袁和平执导的同名院线电影,由作者徐克、魏君子、杨秉佳、许少飞授权其原创故事改编,内容延续“雾隐门”传奇,融入更适合网络电影受众的内容新意,对经典香港电影ip再开发。最终,该影片以2000多万成本,27天的拍摄时长,收获了5638万的票房荣登上半年分账票房冠军宝座,同时也刷新了网络电影市场票房纪录。其实,在网络电影早期,就有不少网络电影在名称、故事以及情境设置上与港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奇树有鱼与港片ip结缘还有着一段机遇。
2018年4月《四大名捕》发布会上,《奇门遁甲》制片人魏君子看到《四大名捕》的剪辑短片时眼前一亮。“魏老师看到《四大名捕》的剪辑片时很惊讶,他觉得制作水平已经非常高了,于是他联系我们看了整部片子,说几百万这么低的成本拍出这样的效果真的很不错了。魏老师回去后便告诉了徐克,徐克导演立马约我们见了一面。”董冠杰说:“徐克导演说他年轻时拍香港电影的时候成本也是几百万,周期也是一个月以内,题材也很像。于是大家就坐一起聊拍电影怎么省钱。”
“徐克导演拍新龙门客栈时,有一个从沙山上下来镜头,但当时他没有设备,最后拿着棉被把摄影机包上滚下来的。徐克导演谈起自己年轻时拍香港电影的事情很兴奋,他觉得这些做网络电影的都是年轻人,他也想支持一下,就把《奇门遁甲》的ip给了我们了,我们才有这样机缘开始合作。”董冠杰回忆道。
致敬香港电影 布局网络电影港片ip市场
奇树有鱼在港片ip方面布局较早。2018年3月,奇树有鱼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举办了“致敬香港电影”的主题论坛,开启了采购港片ip改编成网络电影的步伐。同年4月,又与武侠文学大师温瑞安达成了合作,宣布将把他的作品《四大名捕》改编成系列网络电影。
2018年11月,奇树有鱼与爱奇艺携手对外发布“奇光计划”,宣布将以网络电影的形式翻拍《奇门遁甲》《赤裸特工》《赌神之神》《新少林五祖》《倩女幽魂》5部经典港片。紧接着,又与优酷共同打造了“新武侠计划”,首批项目片单包含《白衣方振眉》、《昆仑前传》、《新龙门客栈之金镶玉》、《侠客行》等,将融入更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与喜好的新鲜元素,为观众呈现“超新武侠”江湖。
那么多经典ip,网络电影为何偏偏选中港片?董冠杰表示,对于网络电影来说,港片ip拥有一定的观众基础,且能够直接提供剧本和影像作为基础,更易于改编,有时还可以邀请到原班人制作马坐镇,保证改编的质量。
他同时指出,网络电影和香港电影发展的历史情境存在很多暗合。“网络电影是一个c端市场,仰赖用户的选择和喜爱,而香港电影早就这么做了。”他介绍,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类型化发展和对市场的定位都很准确,香港有一个“午夜场文化”,电影在上映前一周会选择一些比较繁华的影院,在午夜十一点左右进行放映,播放一周。这些作品的导演和演员会去午夜场现场观察观众的反应,如果观众反馈不好,甚至会考虑重新剪辑,根据反馈调整之后再进行上映。“午夜场就是票房试金石,而且非常非常准确。”
董冠杰表示,在剧作创作方法上,也充分考虑了观众的感受。香港电影剧本的创作机制是九本制度,一部电影一般90分钟左右,他们把剧本分成九本,每十分钟一本,在这十分钟必然有重要的情节点吸引观众,如情绪点、感官刺激或者大场面等等,不会让观众觉得无聊。而网络电影有典型的六分钟定律,六分钟内必须吸引观众,同时,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有大场面、搞笑场面、视觉刺激等“爽点”,让用户能够持续点击付费。
“院线电影观影环境比网络电影好太多,买了票进去,手机静音两小时安安静静的好好看电影。而网络电影是基于移动设备观看的多,观影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拿着手机看电影,可能是中午吃饭时间看,也可能是晚上睡觉前在看,如果中途旁边有人说话,观众的注意力就挪走了,观众靠什么回来,就是得有能吸引住他的点让他回来,这也跟香港电影的创作方式不谋而合。”董冠杰表示,“观众至上”的理念决定了网络电影与香港电影创作内容、方法的相似。
“由于c端属性,强类型作品更能在网络电影市场大放异彩,而20世纪60—90年代香港电影在整个华语电影领域里面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最为成熟,类型也非常丰富,不管是僵尸片、动作片、武侠片、魔幻片等各种类型作品都已出现,成为网络电影借鉴的最丰富的类型电影宝库。”董冠杰表示,在诸多的借鉴、翻拍过程中,也让港片在网络电影这个环境下大放异彩。
网络电影从业者“85现象” 港片黄金时代长大的一代人
早在之前,就有很多网络电影在名称、故事以及情境设置上与港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蹭ip”到正规化翻拍重启,港片ip似乎已经成为网络电影较为重要的内容来源,并且越来越炙手可热。说起网络电影的从业者,董冠杰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网络电影从业者基本都是1985年左右出生的,他称为“85现象”。
“2006年左右,85年出生的人刚好是20岁出头,在大学或者刚刚毕业,正是最有最有创造力的时候,加之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兴起,而那时中国科技进步,宽带普及,家家户户都开始拉宽带上网看视频。那时候的视频网站只有平台没有内容,所以发起了微电影计划,号召大家拿起dv去拍自己身边的事,正是他们成长为现在大部分网络电影的从业者,也是时代造就的机会。”董冠杰说。
“网络电影从业者正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看着港片长大的一代人,港片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他们带着香港电影的情怀来创作,为网络电影赋能。”董冠杰称,奇树有鱼的大多数片子都有香港演员参与,网络电影版《奇门遁甲》中便有香港老戏骨高雄助阵。
《奇门遁甲》的导演项氏兄弟也是看着港片长大,1985年出生的项秋良更直言徐克导演是自己的偶像,拍摄网络电影基本上是受港片影响。“那时候录像厅港片太多了,还有在家看vcd也是港片。小时候我们就模仿港片里的情节,各种扮演,把眉毛画白,扮演白眉大侠,拿棍子练武,想把武功练好长大了做大侠。现在我们老家还能收到翡翠台、tvb。”
毕业于中国美院的项秋良还分析称,美院的思维,就是画画人的思维,可能将纯视觉的东西推着往形式感走,显得更高级。这位目前中国网络电影的顶级导演认为,网络电影的反馈速度特别快,对观众的评价很清晰。“拍网络电影的过程中进步很快,对自己的能力判断很直观。这种感觉跟几年才拍一部电影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 网络电影头部作品分账高
2014年是国内网络电影诞生初年,业界首度提出“网络大电影”概念,当年上线作品仅450部,整个产业仍处于产量小、成本低、准入门槛低的初始发展阶段。2016年国内网络电影市场出现井喷式发展,作品总量达2463部,但随之而来的是蹭ip、暴力、软色情等低俗内容。
在发展初期,为了抢占市场,网络电影除了追社会热点,或在作品中插入“软色情”元素来吸引观众点击观看之外,还不断的蹭院线电影ip。2015年陈凯歌执导的院线电影《道士下山》在上映前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话题,乘着电影话题的东风,一部名为《道士出山》的网络电影横空出世,借助“道士下山”的ip热度,《道士出山》获得了超过2400万分账票房,成为第一部名副其实的爆款网络电影。此后,不少主流网大玩家纷纷效仿,除了蹭院线电影ip之外,在影片营销上也会借原作热度进行推广,提出“云电影”概念,呼吁观众网上观看。
2017年是“提质减量”的一年,随着监管趋严,网络电影总体产量出现下降,但经过大浪淘沙,像奇树有鱼一样的头部公司逐渐凸显出来。数据显示,2017年约17部优质作品的分账超过了1000万,整个市场产值规模达到了20亿。2018年,网络电影创作人员素质升级,注重氛围营造的怪兽片《大蛇》以5078万票房成为年度分账冠军;
2019年10月“网络大电影”正式摘掉“大”帽子更名为“网络电影”,经过6年时间发展,网络电影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年产量持续减少的同时,网络电影的分账票房不断创新高。数据显示,2019年仅有789部网络电影,虽数量大幅下降但全年正片播放同比提升24%,观众对网络电影的认可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今年上半年,爱奇艺分账票房突破2000万的影片高达6部,是去年同期的6倍,超1000万的有20余部。董冠杰表示,相比于院线电影,网络电影不仅成本、周期可控,就投资回报比而言,头部网络电影比大部分的院线电影还要赚钱。
题材更加丰富多元 网络电影丰富性日益呈现
从发展初期的一昧蹭ip,到如今自造ip,爆款原创电影在不断推高票房天花板的同时,也在助推网络电影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记者发现,在分账票房过千万的网络电影的top10类型中,动作和冒险组合搭配最多,其次是动作和剧情的复合类型,其余不乏动作、剧情单独存在和其他复合类影片。目前,网络电影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董冠杰看来,随着网络电影整体质量和互联网文化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网络电影观众观影选择更加多样,网络电影的丰富性也日益呈现。
为满足不同观众对网络电影的需求,奇树有鱼也不再局限于古装、动作、魔幻等所谓的流行题材,在今年做了更多尝试和探索,作品视角更加多元,题材类型也全面展开,比如除了《奇门遁甲》《少林寺十八罗汉》之外,还有经典ip盗墓探险大片《牧野诡事之秦岭龙窟》、经典抗日影片《雪豹之虎啸军魂》、新港式警匪喜剧电影《猛龙追杀令》、古装武侠电影《疯魔神丐苏乞儿》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正在创作中的作品有功夫儿童励志喜剧片《少林小子》、奇幻动作大片《齐天大圣》、灾难视效大片《大灾变》以及现实题材《毛驴上树2倔驴搬家》等。
2019年,奇树有鱼打造的中国首部聚焦扶贫题材的网络电影《毛驴上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价值和市场效益,引领网络电影现实主义创作风潮,该作品以真实故事为蓝本,讲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展现当下人民的幸福生活。在董冠杰看来,所有能够取得高票房的现实题材影片,都实现着大众层面的强烈共情。“做好现实题材,就是讲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一定要有真诚之心,把目光投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普通群众之中,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体验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有真实感,才有代入感。大部分观众都是普通人,经历的都是普通的生活,要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奇树有鱼在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中,更多地偏向于正能量+喜剧的创作,在董冠杰看来,喜剧元素融入作品中有着解压的功效,也让作品富有亲和力,希望在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的同时带给观众更多的欢乐。当下现实题材影片创作弥补了网络电影的短板,使市场出现多元化创作格局。特别是《毛驴上树》等影片展现主流价值观、宣扬正能量、表现时代精神,特别具有启示意义,这是新时代网络影视文化的需要,也是影视创作者责任担当的体现。
用户群不断扩大 倒逼内容端更新换代
网络电影发展初期的用户群是四五线城市,而现在一二三线城市的用户也加入进来。在董冠杰看来,网络电影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让观众在电影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审美能力得到提升,观众在提升审美的同时,也倒逼内容端的更新换代。对于如何满足越来越“挑剔”的广大用户,他表示,作品的主流价值观和创作质量始终是影视创作、制作的核心,只有更多高质量作品的出现,才能真正推动网络电影市场良性发展,满足观众对精神生活的需要。
但他同时表示,尽管市场利好不断,但放眼国内14亿消费人群乃至全球市场,网络电影还是一个正在路上的“小市场”,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在于从业者端正态度,用情怀与匠心提高影视产品的供给质量,并建立一套产业发展模式。
受疫情影响,网络电影市场在2020年上半年呈现加速增长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网民总体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其中,2017年至2018年涨幅较为明显,而2019年网民增长规模与周均上网时长均略显疲软。疫情迫使网民被“禁足”,因此202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与网民周均上网分别上涨了12.1%与10.4%,迎来了又一个增长高峰。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院线有序恢复营业,网络电影未来将如何发展?董冠杰认为,线上线下共生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利用多元化的精品内容,抓住不同用户的诉求。他表示,对于网络电影未来十年需要看清三个不可逆的趋势,即新人群、新产业、新技术。新人群,即95后、00后是完全从小康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审美与品位更高,个性化与多元化文娱消费意愿更强,要把握用户的诉求,拿出优质的作品满足用户诉求。
新产业既伴随着新的人群推动而诞生,也伴随着新技术的推动而诞生。董冠杰介绍,奇树有鱼继续与市场优秀创作、制作力量合作,聚合行业、产业资源,激发市场创造力。同时,培育互联网影视人才,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创作领域,让网络电影市场走向成熟。
此外,网络电影具有院线电影无可比拟的互动、技术、网络优势,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5g时代无疑将为网络电影扩展出巨大的成长空间,竖屏电影、互动电影、影游互动、vr观影等新技术、新手段的探索和应用,也让网络电影领域在未来出现颠覆性创新的可能。“在科技等新基建的加持下,势必将为网络电影扩展出巨大的成长空间。”董冠杰说。
“我们想为电影行业做一些贡献,通过我们这一批人的努力,做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好电影,也希望能扶持出像美国的诺兰和昆汀一样的中国新一代年轻导演,和他们共同成长。”董冠杰说。
二度创业 奇树有鱼领跑网络电影头部阵容
董冠杰200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制造专业。得益于当时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毕业后他没有去造飞机,反而跟随着自己的兴趣一头扎进了互联网。毕业后,董冠杰最初去了新浪工作,几年之后做了产品经理。2005年底从新浪离职开始创业,创立了中国最早一家直播公司“呱呱视频”。
十年后,董冠杰把做的风生水起的直播公司转手卖给了光线传媒,又跳到了网络电影行业。“直播公司的利润非常好,从成立公司第一天就没融过资,我们靠自己赚的钱发展了10年。”他说:“我这人就是这样,不太喜欢成熟的模式,大家都已经看准的事,就没什么前途和潜力了,我喜欢探索一些新的领域,喜欢挑战,探索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2015年底,董冠杰创建了奇树有鱼,主营业务集中在网络电影的宣发、制作。凭借多部影片的宣发,包括网络电影第一次在朋友圈进行营销,彻底打响其宣发品牌。2018年上半年,奇树有鱼所创下的营收已是其2017全年的总额。在董冠杰看来,一家合格的创业公司,必定是在创业的前三年,找到业务模式,维持300%—400%的年增长。
严格意义上来讲,奇树有鱼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做到了网络电影行业的头部,《奇门遁甲》、《四大名捕》、《毛驴上树》等优秀作品深受网友喜爱。董冠杰表示,对于作品取得的成功,除了观众对ip的熟悉之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宣发,这是奇树有鱼的强项,也是公司创建之初的核心业务。
金融属性凸显 把电影项目当产品设计
跟传统电影人不同,产品经理出身的董冠杰从创业的第一天就把电影当做一个产品来设计。他表示,网络电影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属性就是金融属性,因为时间和成本都可控,这是院线电影做不到的。“我们首先把这些因素都确定好,形成模块化,这样就可以当成一个产品来分析了。”
对于网络电影作品,奇树有鱼有一套固定的操作模式。先做题材、类型的梳理和归类,然后进行对标。一方面和该类型的网络电影用户画像对比,实现用户的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奇树有鱼专门设立了独立于制片人体系之外的投融资部门,成立了拥有全网用户数据的宝库,会将影片与各个平台、app等的用户画像进行二次对比,与之匹配导流效果最大的推广渠道。
其实,大部分网络电影头部公司都有数据分析产品,但董冠杰觉得目前行业内没有比他们数据分析做的更详尽的。“就影片成绩而言,同一评级、同一题材、同一位置、同一时间,我们就是能做到超出别人10%—20%。”
目前,奇树有鱼已发行600多部网络电影,形成了一定的数据分析的可能。“我们给网络电影设计了很多投资方式,可以固投,可以保底,可以风投,我们还经常会把一些片子打包在一起形成一个产品包,类似基金那样的方式,完全当金融产业去经营。”
网络电影与视频业务齐头并进
谈论网络电影发展的同时,他也很明确地提出了网络电影当下所存在的问题——题材同质化严重。“整个行业集中度有点高,大家都在做这个题材,那就有问题了。”但这是一个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作为像奇树有鱼这样的头部公司来说,董冠杰认为没有忧虑。越是这样,头部公司就越会进行布局、预判。他始终认为,一窝蜂做的,红利只有第一波人拿到,跟风的人只会赚小钱甚至亏本。
如今,奇树有鱼在网络电影界已站稳脚跟,所以,董冠杰开始布局其他业务,包括短视频、网剧。在创建奇树有鱼之前,董冠杰便做了十年的直播公司,拾回曾经的“老本行”,起得更快。董冠杰透露,目前奇树有鱼的短视频品牌——鱼子酱,已然是行业内头部公司,已经陆续签约了1000多名流量达人。
谈及业务扩充的原因,董冠杰表示,奇树有鱼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一家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互联网影视公司,只不过选择了网络电影为切入口。如今可能需要调整的只有两个字,即“影视”更换为“娱乐” 。
目前,奇树有鱼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品研发过程。研究用户、反馈结果、进行创作、上线作品、再收集观众的反馈,反复实验,以达最优。网络电影如此,短视频和网剧也是如此。此外,他坚称奇树有鱼专注用户付费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付费内容属于toc向,与其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大前提相吻合。
网络电影历年发展变迁
2013年前后,随着国内视频网站的发展,大量8—15分钟时长的微电影以短视频的形式出现。体量小,议价能力弱,商业价值低。
2014年是国内网络电影诞生初年,当年上线作品仅450部,整个产业仍处于产量小、成本低、准入门槛低的初始发展阶段。
2015年网络电影上线700余部中,含有道士、僵尸、伏魔元素的大约200多部,平均几万数十万成本之下,35部作品分账收入超过100万。
2016年国内网络电影市场出现井喷式发展,作品总量达2400余部,但随之而来的是蹭ip、暴力、软色情等低俗内容。
2017年是“提质减量”的一年,随着监管趋严,网络电影总体产量出现下降,但经过大浪淘沙,头部公司逐渐凸显出来。数据显示,2017年约17部优质作品的分账超过了1000万,整个市场产值规模达到了20亿。网络电影作品更丰富、更优质,同时付费市场逐渐被培育起来。
2018年,网络电影创作人员素质升级,注重氛围营造的怪兽片《大蛇》以5078万票房成为年度分账冠军,也引领了2019年的怪兽片风潮。
2019年共有789部网络电影上线,同比下降49%,虽仅有1部作品突破3000万大关,但网络电影的总体成绩却在稳步提升,全年正片播放同比提升24%,观众对网络电影的认可也在不断的提升。
2020年上半年,《奇门遁甲》以5638万票房刷新行业新纪录,爱奇艺分账票房突破2000万的影片高达6部,是去年同期的6倍,超1000万的有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