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本文取材于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与正史无关。
曹操取得荆州后,一路追杀刘备,刘备为了维护自己的仁义形象,不愿意舍弃百姓单独逃生,结果行军缓慢,走了一个月的路程被曹军一天追上,地点就在当阳长坂。逃跑途中,刘备再次展现了他那神乎其技的逃生技能,即使家小、众将都离散了,他总是能逃出生天。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刘备跑的比兔子还快!朋友们读《三国演义》可能会发现:你可以打败刘备,但你绝对抓不到刘备!
刘备虽然逃出来了,但他的家小没有啊,赵云在曹营七进七出救出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但曹军也是紧追不舍。直追至长坂桥却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有一员战将单人匹马立于桥上,仅此一人却拦住了众多曹军,此人是谁,燕人张翼德是也!
紧随赵云的猛将是文聘,文聘是荆州旧将,对这里的路途比较熟悉,很快就追到了长坂桥。他看到张飞单人匹马站在桥上,又见桥后林中尘土飞扬,担心有伏兵,就先停军等待后援。很快,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一众虎将都赶过来了。曹仁、李典、夏侯惇这几位前番由于轻敌已经吃过多次苦头,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不是怕张飞,而是怕诸葛亮。
曹操不怕诸葛亮,因为他还没有跟诸葛亮交过手,但他有点怕张飞,为什么?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白马之战时,袁绍大将颜良屡挫曹军锐气,而关羽独视其为插标卖首之徒并在一回合内将其斩杀,一时间众将皆惊。当时曹操对关羽讲:“将军真神人也!”而关羽却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曹操亲眼见识过关羽的凌厉,而其弟比他还凶,岂不叫人害怕?他当时就将此事记于衣袍襟底,如今见到张飞,忽然忆起关羽之言,心里不禁有点打怵。
张飞见曹操亲自到场,大喝一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营众将未敢擅动。张飞又喝:“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有点怕了:万一张飞就像关羽当年斩颜良一样忽然冲过来怎么办?张飞紧接着喝了第三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这第三声直接把曹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下马来,曹操趁势赶紧往回跑。主将一跑,众将也跟着一起跑。
张飞以一人之力挡住曹军千军万马可谓是前无古人了,这不只是张飞一人的功劳,还有诸葛亮、关羽的功劳。诸葛亮、关羽虽然不在战场,但他们之前的战绩给敌人留下了阴影,造成了心理负担,这些因素间接导致了张飞的成功。
曹操没逃多久,众将将其拦住,他们认为来都来了,不应因为张飞一人就退兵。于是回来探听虚实,发现张飞果然是在耍诈。曹军重新集结队伍,誓要拿住刘备。
正如前文所述,刘备可以败,却不会被拿住。此时关羽的救兵已从江夏赶到,曹军追了一天一夜早已疲惫不堪,士气全无,只得退兵。在曹操的算盘里,刘备是小,江陵是大,追刘备也是为了防止他拿到江陵。此行虽然没有抓住刘备,却打破了刘备取江陵的计划,江陵最后落入曹操之手。
没拿到江陵,刘备对抗曹操的筹码顿时少了很多,以他当前的实力,要想翻盘简直不太可能,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不可能之中往往蕴藏着无限可能。有个人的到来给身处绝境的刘备带来了一线转机,此人是谁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