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如今的人在形容自己冤枉的时候总是说,我比窦娥还冤啊!其实,很多人只是知道《窦娥冤》这个典故,但是并不知道这个作品的全部内容,更不知道这个作品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元曲作品,尽管它的结局彰显了正义,坏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它却是一个实在的悲剧。
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都记得窦娥的冤屈。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窦娥的临终前的三句遗言,无一不彰显了她所受的委屈。
古代人没有好的途径可以表达自己的清白,所以只能将证明清白的方式寄托到“老天爷”的身上。故而,窦娥才会说下这三个遗愿,每一个都是逆天而行。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更加彰显了那个时代劳苦大众的冤屈和不幸,窦娥只是一个代表。
窦娥不幸的一生,只是一群人的缩影
窦娥七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父亲为了进京赶考,将她卖给了蔡婆婆,换了盘缠。
这里是窦娥不幸一生的开端,年幼丧母没有得到父亲的关怀,却被父亲卖给别人,只为一己私利。古代的妇女就是这样没有地位,没有权利,只能任人宰割。
尽管窦娥的最大冤屈不在于此,但是这个故事很好地表达了一个妇女一生的悲哀。人而为人却没有人的权利和尊严,似乎像今天的家养宠物,喜欢时拿来摸一摸,不喜欢时便扔到一边,完全不顾她们的感受。
来到蔡婆婆家后,窦娥并没有马上嫁给蔡婆婆的儿子,而是先在这个家里干活,长到十七岁后才成婚。然而,更不幸的是,蔡婆婆的儿子在两年后便去世了。在古代,家里没有男人意味着这个家要任人宰割。
她们母女二人便被张驴儿盯上了,张驴儿是一个出名的流氓,没有人敢为她们出头,也没有人愿意为她们出头。在威胁之下,蔡婆婆嫁给了张驴儿的父亲,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多么屈辱。
蔡婆婆的命运与窦娥有着类似之处,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却完全不同,蔡婆婆软弱,面对威胁不敢说话,也不敢生气,只会一味接受。
而窦娥更加坚毅,她勇敢对强权说不,即使张驴儿要娶自己,但她也坚决不答应。这一对比就更显出窦娥的英勇和无畏。
古代的妇女丧夫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一来家里少了赚钱的人,生活变得困难。二来,流言蜚语满天飞,要不就是这个寡妇和谁牵扯不清,要么就是这个女人克夫。所以蔡婆婆选择再嫁也不无这些考虑。
尽管窦娥拒绝了张驴儿,但他没有善罢甘休,他起了坏心思,想要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成婚。
但是,阴差阳错,那碗被下了毒的汤被张驴儿的父亲喝下了。张驴儿气不过,一口咬定是窦娥杀死了父亲。官府收了张驴儿的钱,便想草草结案。
窦娥所经历的事并非是她一个人的独特经历,而是那个时代劳苦大众司空见惯的事。官府的人不爱戴百姓,只拿钱办事,百姓无处申冤,只能含冤而死。这看似是一个人的故事,其实是一群人的缩影。
一语成谶,三个遗愿纷纷实现,了却窦娥遗憾
被抓起来的窦娥拒绝承认杀人的罪名,她再三说明并非是张驴儿自己下的毒药,但官府的人只想听到自己愿意听的。
但是这个女人却倔强得很,怎么殴打都不招供。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将蔡婆婆抓了起来,逼窦娥承认罪行,拿钱结案。
问斩那天,窦娥对着苍天说道,如果我是真的冤枉,那么请老天证明我的清白。
一刀过头落,热血分毫不差全溅在白练上;而在这酷暑六月天,鹅毛大雪降落盖满我的尸体;三这楚州大地干旱三年。她死后,这三个遗愿纷纷实现,让人错愕。而她为何要讲这三件事呢?
不难发现,这三件事都是逆天而为的。大家都知道,杀人的血只会落到地上,不可能向上飞扬溅在白练上。
更何况,六月的温度在二十度左右,不可能下大雪,更别提鹅毛大雪。楚州大地是如今的江苏淮安一带,那里雨水丰沛,也不可能干旱三年。
而窦娥这么说无非是用这些不可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有特别的事发生了,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果生活一如常态,那么她的死就是无用功,只有引起恐慌,才会为活着的人们争取机会。她这样说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劳苦大众。
白练染血,触目惊心,让人看到都不忍直视。窦娥企图用自己的鲜血唤醒被压迫的百姓,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抗才能实现幸福生活。
一味服从,只会让贪官污吏变本加厉,他们本就不在乎百姓的生死。屈服无疑是替他们省心省力,让他们坐享其成。
六月飘雪,逆天而行,在古代,神灵是最受人尊重和敬畏的。在周天子时期,天子都是神选的,只有神灵才能分清好坏,并且嘉奖好人,惩罚坏人。
窦娥企图用这样的逆天而行,告诫贪官污吏,人在做天在看,总有一天,老天爷会惩罚他们。
另一面,也激励百姓,勇于反抗,不受压迫。老天爷在,他会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对于古代的人来说,神灵无疑是他们寻求安慰的对象,第二个遗愿便是通过这点起作用,毕竟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大旱三年看起来像是对百姓的惩罚,因为农耕时代,收成全凭雨水充沛。若是大旱三年,颗粒无收,那百姓便没有饭吃,怎能活得下去。
但其实大旱三年是对贪官的惩罚,因为一方官管一方民,若是无法治理自己的地区,造成百姓流离失所,那么这个官一定会被惩罚。
窦娥企图用这样的方式让这群贪官接受应有的惩罚,这也是对百姓的照顾。但是,第三个遗愿中确实也掺杂着窦娥对百姓的“惩罚”,因为他们的无声才造成了窦娥的惨死,也造成了自己被压迫的局面。
若是人人都和她一样,敢于发声,勇于斗争,那么即使有贪官污吏,也不会影响甚广。没人与他们为伍,他们自然成不了气候,有时候无声也是一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