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赵国用赵括顶替了廉颇,明示了将要进行战略决战的信号。
秦国则不动声色的换上了白起,在关乎国家命运的当口,内部纠纷不再重要,秦国做了自己最明智的选择。有无数的王朝、王国就毁在这一步,大多数统治者宁愿被外人击破,也要杜绝自认为的内部隐患,例如后面赵国在生死存亡之际依旧杀害了名将李牧,这样的操作后面还有很多。
现在的长平战场由王龁vs廉颇换成了白起vs赵括,一代杀神对决战场菜鸟。
赵括接替廉颇后,开始执行孝成王主动进攻的策略。
白起则对赵国的军事意图一清二楚,他率先发动进攻,然后佯败。以此欺骗赵括,使其轻视秦军的实力。
赵括首战告捷后,孝成王让他再接再厉,全军押上,直接all in。
赵括也觉得趁秦军新败,大举进攻,直接和秦军进行简单粗暴的大决战。
于是赵括率领全部赵军放弃丹水防线,渡河和秦军交战。
白起这边依旧装死,不断后退,诱惑赵括进一步追击,直到赵军追到了秦军的老巢。
赵军被全部引出来后。白起看时候已到,立刻分兵多路,绕到赵军的身后、两侧,截断了赵军的退路以及粮道,从中间将赵军分割成前后两军,彻底包了饺子。
白起凭借超神的技战术,使四十多万秦军包围了四十多万赵军。
赵括得知被围后,开始率军突围,多次猛烈进攻,都被打了回去。
然后赵括做了一个错误决定,他决定停止进攻,坚守待援,准备实现一个中心开花的战略。
但他不知道的是,白起早已将赵军被围后可能的反应都考虑到了,赵军被围的消息根本送不出去。
赵军不再进攻后,白起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赶忙报告秦昭王,让他赶紧继续加人。兵法有云:十倍围城。
白起硬是做到了1:1兵力下围住了赵军。
秦昭王得知白起已经包围赵军后。立刻将河东河内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全都送上了战场,并且派重兵坚守各个关隘,断绝赵国救援的希望。
此刻的秦国真的是男的都去当兵了,女的都去送粮种地了。
随着秦人不断的加入长平战场,秦军的包围圈更加牢固,赵括错失了最佳的突围时机。
长平之围持续了四十多天,赵军带的粮食也即将吃完了。虽然军队尚未崩溃,但随着时间流逝,没有外部因素介入的话,自溃将不可避免。
绝望之下,赵括在被围第四十六天后做了最后的决定,再次组织突围。
他将军队分成四块,轮流冲击包围圈,就往一个地方死磕。如果他遇到的不是白起,可能真的会成功,但很可惜,白起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赵括本人也在突围时被射杀,他一死,赵军的气立刻就泄了,四十万赵军选择了投降。
鏖兵三年,风云激荡的长平会战落下大幕。
赵括刚一出道就指挥在如此重要的战事,一旦取胜,影响力将不言而喻,但他却很不幸的遇上了白起,错误的全军出击战略断绝了自己的后路,彻底使赵国输光了赌注。
此刻起,魏、齐、楚、赵彻底被干趴下,东方六国再也无法跟进秦国的下注,秦国终于有底气掀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