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这本书每个章节的下面都会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挺难想象,在瑞典如此高度发达的地方,女性的处境居然如此困难,书中还揭露了很多现实社会问题。所以本书被那么多人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作者体现的社会关怀,敢于揭露真相的勇气。作者本人是个记者,长期致力于揭发瑞典极右组织的不法行为,多年来一直受到死亡恐吓与威胁,也许书中的布隆维斯特就是他自己的化身。
在莎兰德和布隆维斯特一起推断当年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内心温柔的布隆维斯特在字里行间都充斥着马丁的恶魔父亲带给马丁的影响,他认为马丁从小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长大,他的人生真的没有机会。马丁从小接受父亲的洗脑,一旦从认知层面接受了一个思想就真的很难改变,马丁说自己从未碰过另一个男人,除了父亲,马丁说“那是我的责任”。他已经被洗脑到认为父亲对自己的暴行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献祭精神让你想到了什么?是不是像邪教组织?所以布隆维斯特才会说马丁是个被压抑的孩子,他的犯罪行为受他父亲的影响。
但莎兰德很愤怒的驳斥他“你认为马丁没有自己的意志吗?”“一个人受到什么样的教育,长大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吗?”“他和所有人一样都有反击的机会,但他没有。”“他会杀人强bao人是因为他喜欢。”“小时候被虐待的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他不能因此就认为有权利杀害女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不要把罪都怪到别人身上。”我觉得这个问题莎兰德和布隆维斯特说的都有道理,这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复杂的原因吧!
每个人都有反击的机会,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反击的勇气和能力。莎兰德情绪如此激动,是因为她小时候自己也有个可怕的糟糕父亲,但她选择用暴力反击,把汽油泼在她父亲的身上,点燃了火柴,这也是她24岁仍被监护的原因。从她反杀老变态监护人这段,也能佐证她是一个有仇自己报不哭也不闹的人。她就是自己嘴里所说的拥有自己的意志,接受恶魔的教育,但勇于反击命运,最终没有成为恶魔的人。她看似自我但不自私,在遭到罪恶之事时挺身而出主动调查犯罪证据,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被马丁绑住的布隆维斯特,会为了不让海莉受到二次伤害一起劝阻马丁披露真相。这就是莎兰德这个人物塑造成功之处,有锋芒但不尖锐,有善良但不圣母,让人忍不住喜欢。
我们当然可以和布隆维斯特一样试着去理解马丁的可怜之处,但我们更可以把目光投向莎兰德,对她说一声:你真的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