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上月21日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去了才知道原来是北京师范大学一个育儿专家过来给家长做讲座,也许经历的多了,感觉什么讲座对年龄大的来说没什么新意了,抱着无谓的态度坐了下来,权且消磨时光吧,幼儿园一个小礼堂人还是蛮多的,有年轻的宝宝,也有爷爷奶奶,刚开始会场有些紊乱,年龄大的老太太不停的说话,但是听着听着觉得专家讲的蛮好的,确实有道理,回顾平时在孩子身上真没有做到百分百用心。
讲座中,专家现场提问有没有家长打过孩子,有个家长说打过,专家请他到台上讲为什么要大孩子,这个家长说大概是有时候气急了才打的,不过在专家的一番理论下,家长脸上头上满是汗,育儿是讲究方法技巧的。
打-----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伸手就打,张口就骂: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
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厮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
打孩子、逼孩子,或和周围的比孩子都是错位的爱:
逼----一位五岁的男孩,因母亲逼他学钢琴而把手指弄断,一位2岁孩子因学三种语言而导致失语。。。
比---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12岁男孩考倒数第一,看孩子看电视,人家考第一,火气往上冲,你呢?没有一点羞耻心吗?把老爸的脸丢尽了,孩子说,请您看电视,这是谁?奥巴马,人家46岁当总统,你为什么还是一个小职员呢?
父亲是山,母亲是水。青山绿水出秀人。当您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的时候,你先和人家的父母比一比。和谐的家庭,爱学习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孩子的眼睛像录像机,孩子的嘴巴像录音机,每天都在记录爸爸妈妈的形象。当我们指着孩子的鼻子大声说:快去写字,快去看书,不许看电视!孩子虽然不敢反抗,但他们会想:凭什么让我学习,你们看电视啊,夫妻吵架,一定要避开孩子。。。你若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先做什么样的人。
孩子的目光就像雷达,不停的注视着大人的言谈举止,模仿着大人的行为。
我们对孩子要学会使用五句话: 孩子准备做时要说你能行, 孩子害怕时要说勇敢点, 孩子做的过程中要说自己来, 孩子完成时要说你真棒, 孩子失败时要说没关系,下次你准行。
家庭不是学校、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情感是家庭教育的主线,家庭应该是彼此心灵滋养的地方, 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理解尊重,懂得欣赏,做个表率,善于沟通。
一个和睦向上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好土壤!孩子在一种负责任的婚姻关系里,才会有未来的安全感,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将来拥有一个怎样婚姻关系:家人关系是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个演练场。
幼儿专家近两个小时的分享,对有心的家长来说还真是受益匪浅,我们在今后和孩子的相处中如果能坚持做到,想必孩子以后会能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