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曾经有人说过:电影,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灵魂。
80后、90后出生的一代,
几乎是在香港电影的陪伴下长大的。
《龙虎风云》让我们学会
如何在兄弟情谊与社会公义之间做抉择;
英雄侠义的精神,我们从那时得以了解;
《无间道》的那句经典台词:
“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的”。
曾成为同学彼此调侃的口头禅。
从杜琪峰的《暗花》,
到刘伟强和麦兆辉的《无间道》,
主人公一方面追寻着自己的姓名与身份,
一方面却思考着香港这座城市的未来。
有人说:今天的香港电影业,
正经历着从鼎盛走向衰落。
而就这个问题,
吴小莉问到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时,他却做出不同的解答。
吴小莉;
香港至今也是很受到尊重的,但是现在许多香港电影人仅仅是一部大剧作中的一部分,而不再处于主导地位,您怎么看?
邱腾华:
香港电影领域的确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很多香港电影从业人员已经选择到内地发展,因为那里市场非常庞大,这是市场主导的结果。
但是香港团队依然会在某些方面处于很专业水平,例如导演、后期制作、武术指导、或者美术指导;或者港星始终受到追捧。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电影从业人员既可以在内地甚至世界这一庞大市场中寻求发展,又可以让香港影业得以连贯发展。例如如何让新人得以在这里起步,这是我们未来几年要考虑的事情。这关乎如何让香港创意产业能够在承接以往光辉的基础上,去在更大的市场中大放异彩。
留
念
话说世界目前主要三大湾区分别是: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而近年粤港澳大湾区也逐步成为热词,
根统计,早在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就
已经超过俄罗斯,
与当时世界第11大经济体韩国相当。
(2016年世界湾区经济总量对比)
不过由于粤港澳大湾区拥有
“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特殊多元格局,
有人担忧:
制度的不同就如同一扇无形的“玻璃门”,
横亘在珠三角和港澳之间,
如果处理不当,
将制约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深度融合。
吴小莉:
现在很多香港人会很兴奋地谈大湾区的发展,整个市场不只是680万人,而是6800万人?
邱腾华:
没错,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进行缜密思考:欧洲作为一个经济联盟,其开放程度(如人流、物流)比粤港澳大湾区方便很多。然而香港、澳门有别于其他九个城市,需要处理体制上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觉得彼此间距离很近,所以低估了所遇到的问题,但是我对大湾区的担忧是:会不会有期望落差:以为这个很容易做到,但是很多关于大湾区政策的决策,不在广东省手里,不在香港手里,而是在中央手里,因此很多工作要立体地做,除了跟广东省沟通,还要跟中央沟通,这是比较有挑战性的。
吴小莉: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系人”,它的服务业、专业金融、会计、法律可能会受益,那么对于港商来说,在投资方面是不是也能够受益?
邱腾华:
我觉得这取决于不能仅看“一带一路”本身的政策,还必须放在香港经济发展的路轨上。
在“一带一路”中,能够帮助企业完成衔接、经贸推广的首选平台应该是香港。因为这里有全球汇聚商贸、投资、建设等专业人士。
这就是为什么我最近跟专业团体或者年轻人说:看“一带一路”的时候,不仅仅是我们要“走出去”,但是也可以带回来。
文创遇冷,“东方好莱坞”如何再创辉煌?
一带一路中,香港 “超级联系人”的单一地位,
是否会成为“桎梏”?
随着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
这为香港提供哪些机遇?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8月17日凤凰卫视《问答神州》
吴小莉专访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
编辑:苏珍妮、巴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