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皇帝大婚,必大赦天下,赏赐王公,百僚上礼。太康八年,武帝迎娶杨后,就规定如下制度:婚礼纳征,皇帝用玄纁,束帛加珪,马二驷;王侯用玄纁,束帛加璧,乘马;大夫用玄纁,束帛加羊。上古时代,皮马为庭实,天子加谷珪,诸侯加大璋。武帝依据《周礼》,改璧用璋。先前汉朝制度,聘皇后之礼为黄金二百斤,马十二匹;聘夫人,黄金五十斤,马四匹。曹魏时代,聘后、诸王娶妃、公主出嫁之礼,用绢一百九十匹。大晋建立,武帝拟定制度,规定用绢三百匹……”
陆机娓娓道来,向孙秀和赵王司马伦讲述皇帝娶皇后的制度详情。
“如果臣下娶公主,是否也有很多赐物?”孙秀问。
“武帝时代,曾经为此专门下诏:‘公主嫁由夫氏,不宜皆为备物,赐钱使足而已’。我细查旧典,皇帝嫁女,会赏赐驸马家玉璋,以示祝贺。”
贾南风在金墉城被灌饮金屑酒而死,痴帝真成了孤家寡人。大晋天下,龙凤不能或缺。为此,赵王司马伦和孙秀为此事商议多时,最终决定为痴帝迎娶尚书郎羊玄之的女儿羊献容。
之所以选择羊献容为皇后,原因有二:第一,虽然泰山羊氏一族出过景帝司马师的“皇后”羊氏和帮助武帝平吴立有大功的羊祜,但羊玄之官职不显,羊家基本属于二等士族,不似贾充家族那样在晋朝根深柢固,广结婚姻,所以,作为当朝外戚,羊家更容易控制;羊献容的外祖父,乃平南将军孙旂,此人乃乐安大族,与孙秀一直往来相善。为了改变寒门地位,孙秀与孙旂合族,号称自己也属于乐安孙氏,所以,他才竭尽所能把孙家外孙女推上皇后的位子。
父以女贵。女儿羊献容得为皇后,羊玄之立刻得加“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受封为“兴晋侯”。
赵王司马伦主政后,欲收海内人望,四处征集名德之士到洛阳为他卖命。结果,绝大多数人都辞疾不就,最终只有殿中郎陆机就征,得任赵王参军。
潘岳、石崇、欧阳建等人被杀后,陆机心内忧恐,不得不到班就职。
孙秀寒人出身,多年的仕途蹭蹬和宦海沉浮,使得他性格变得尤为阴狠乖张。赵王司马伦贪鄙成性,他几个儿子皆属庸顽无识之辈,名义上是宗室赵王当政,其实朝权完全为孙秀所掌握。
一朝大权在手,孙秀得以专权肆意,宣泄仇怨,狂逞狡黠贪淫之志。诛除贾氏和张华等人后,邪佞之士看风使舵,皆争相依附孙秀。平时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些人,本来入朝目的只有“荣利”二字,没有任何深谋远略。因势利所聚,群小志趣不一,为此互相憎嫉,暗斗不已。
孙秀之所以如此关切痴帝的大婚,还在于他儿子孙会马上就要迎娶帝女河东公主,孙秀本人由此和痴帝变成了亲家。这个孙会,二十出头,如今官拜“射声校尉”。两年前,他还是个贩马的商贾,在洛阳西郊的集市上,终日与一群匈奴、鲜卑的马客鬼混。
孙会形貌短陋,望之如奴仆卑下之人。忽然听说他要成为帝婿,洛阳人惊讶之余,都暗中嗤笑不已。
自己大婚,痴帝自然要亲自临轩。
皇帝大婚的仪式,隆重至极。大清早,皇宫内四处各宫寺的大门门楣上方,皆悬挂苇茭桃梗;宦者们更是忙碌,半夜就在显阳殿和西宫各个门口磔鸡滴血,以禳恶气。这种仪式,源于曹魏明帝。所以,皇帝结婚之日,恰是公鸡受难之时。
殿宇森然,乐声隆隆。暗夜沉沉的时刻,太乐令就派人在太极殿前设置四厢大乐所需要的乐器,钟鼓排练,琳琅满目。
漏上二刻,侍中、侍臣、冗从仆射、中谒者、节骑郎、虎贲,旄头遮列,高举五牛旗,排着整齐的部伍,从数道大门入宫。虎贲中郎将、羽林监,分陛执旗,恭立端门之内。侍御史、谒者各一人肃立,监于端门。廷尉监、廷尉评,在中华门分立陛东、陛西。
漏上三刻,殿中侍御史奏开太极殿殿门、南止车门以及宣阳城门。军校、侍中、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官员,群入升殿,夹侍立于御座两边。尚书令以下官员,应阶者以次进入。治礼官峨冠博带,导引大鸿胪入殿,九宾(按《周礼》,九宾是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也。依据《汉书》,则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西晋应该是根据汉朝仪礼)陈列。
漏上四刻,侍中躬身奏言:“外事已办妥。”
此时,痴帝在宦者扶掖下,服衮冕之服,升太极殿,临轩南面坐。
复杂仪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