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我喜欢[惊奇队长],不为别的,就为它里面一水儿的90年代流行文化梗,惊队身上的九寸钉t、回忆里的枪花t,还有用得咋咋呼呼、没那么完美也足够惊喜的nirvana的《come as you are》。
作为一个乐迷我很满意,而作为一个隐藏许久的凯文·史密斯粉,我大概就差在影院尖叫出来啦。因为!因为!因为!
靠,早说啊,这里面居然出现了[耍酷一族]。就在漫威致敬斯坦·李老爷子的一幕里,老爷子在车厢里正手拿着[耍酷一族]剧本嘴里念念有词呢。
别看老爷子在漫威宇宙里酱油打得风生水起,其实他的银幕处子秀正是献给了[耍酷一族]。


[耍酷一族]啥啊?虽然在国内没什么传播度,但在国外早已经是影迷间交口相传被奉上神坛的经典邪典一部。
1995年,因为拍[疯狂店员]而小有名气的凯文·史密斯有了100万美金来拍下一部,就没想着靠近主流,他仍然拍他傻乎乎的geek一族。
有了[耍酷一族](mallrats1995),有了后来的[猜·情·寻](1997)、[怒犯天条](1999)、[白烂贱客](j2001)和[疯狂店员2](2006),再加上这一切的起始——1994年的[疯狂店员](clerks),就这样组成了凯文·史密斯自己的电影宇宙“the askewniverse”。

可能一切要从90年代初新泽西州一个小镇上的一家便利店说起。
那时,刚过20岁的还不太“肥”但很“宅”的凯文·史密斯,还只是一家便利店的店员,要我想象,他一定有一帮狐朋狗友在隔壁录像厅厮混,要么就是在商场闲逛。
租录像带、看cult片,收集大大小小各类漫画、跟着朋克乐摇头晃脑,周末看店上班、忙里偷闲招呼大伙打场曲棍球......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这就是他电影里那群废宅基友的日常。
[耍酷一族]的英文片名是“mallrats”,驻扎在商场里的老鼠。海报上还有这么一句“they're not there to shop,they're not there to work, they're just there”。

不是为了消费,也不是为了上班,就只是在此游荡,用免费资源,如同商场的地下老鼠般。
90年代的这群青年,不管是[耍酷一族]里的mallrats,还是[疯狂店员]里的storerats,大概是游迷于漫画、游戏、录像的第一代宅人。
昆汀早年也混迹在录像店多年,“睡觉——吃饭——看电影”的“新嬉皮”式生活为他后来的电影提供了不少养分;即使如新浪潮导演让-保罗·贝尔蒙多般牛逼也有着整整一大屋子的录像带藏品。
凯文·史密斯同样是在录像带和漫画世代成长起来的导演。

可能是在某个和往常一样的午后、或是傍晚,凯文并没有预感到自己即将感受到某种先知般的指引——
他只是很随意地打开一部名叫[都市浪人]的录像带放了起来,录像带上的导演名字?理查德·林克莱特?没听过的导演;这片子?靠,絮絮叨叨、粗糙爆了,这也能行?

“这都能行,那我也能拍电影了,还能比他拍得牛逼”。
带着这样的野心,他卖掉了自己收藏的所有超级英雄漫画、开了十几个信用卡透支,再加上死乞白赖地和周边亲友借了个遍,这样才凑出了3万美金,踏上了前往电影学院的路。
在电影学院呆了四个月就出山,第一部电影就是用剩下的资金和镇上的狐朋狗友们一起搞出来的。
地点是在打工的便利店,新泽西州西北角李奥大街58号的遛烟亭杂货,白天上班,晚上店铺门关了就是剧组折腾的空间。

[疯狂店员]花了21个通宵拍摄,晚上11点下班后开始拍到凌晨4点,随便睡一下6点再接着上早班。演员就是他自己、还有身边那群竟然意外靠谱的朋友。
因为没钱、那就拍成黑白的,反正也没人能看出它粗糙;人手不够、那电影场景就只放在便利店里面,最多再加上旁边的音像店。
电影开始于还没来得及摆脱宿醉,就被老板的一通电话喊去顶班的便利店员男主,出师不利——门锁被混子们塞了口香糖,他只能用鞋油写下了“本店已开门”的布条挂在卷帘上,也开始了被问了八百次“身上怎么鞋油味”的倒霉一天。

这一天,似乎全新泽西的各路妖怪都来到了这家不起眼的便利店打卡:
煽动着抽烟男人们起义的口香糖推销员、买个鸡蛋要挑完所有的强迫症、来借个厕所还要借色情杂志的老杂毛、因为吸过多少根鸡儿而争吵的女友...
当然不能少的是隔壁音像店活得潇洒又明白的臭屌丝randal,给音像店开了门之后就日常混在便利店,插科打诨、戏弄顾客,思考着诸如“星战”里死星被毁时工人是不是也死在了那里的问题,懒散而飘扬。



还有游荡在便利店门口的杰与沉默的鲍勃组合(jay & silent bob),驻扎在街头无所事事:听摇滚乐、调戏路人、卖卖大麻、fuck乱喷的粗野幽默中偶尔来一句人生哲理。
这对“白烂贱客”从[疯狂店员]一直游混到了[耍酷一族]、再到[怒犯天条],还有了自己的漫画《直性侠和慢性侠》(bluntman and chronic)和电影[白烂贱客]。


凯文·史密斯这个心机狗,给自己安排的就是最酷的silent bob角色,一言不发、惜字如金,冷冷地看着别人怼天怼地瞎胡搞,他只是站在那里抽烟、皱眉,偶尔说出一句话便都是指点人生的金玉良言。

当然,能有后来的电影,都是因为[疯狂店员]的成功,它在圣丹斯上大放异彩、又在随后的戛纳摘得奖项,以2万多美元的成本最后获得了超过315万美元的票房。
凯文·史密斯接下来的第二部电影就是[耍酷一族],mallrats死宅们的日常和爱情——ummmmmm死宅他么地居然有爱情???
反正男主是那种房间完全被漫画海报、周边、游戏填满的死废宅,早上醒来可以完全不顾身旁半裸的女友,而照样拿起手柄打起游戏。这样女友还不逃跑再就没天理了吧?


于是,故事舞台随之来到了一家商场,各类怪家伙汇聚于此:
有人来此挽回前女友的、有专门在此勾搭失意姑娘的、有人只是人生无聊流连于此的,比如“白烂贱客”杰和沉默的鲍勃组合,也有人带了几天零食在这就为盯着一幅画看到隐藏的帆船的...

斯坦·李的客串也很有意思,他在片中出演他自己,还有一段长长的对白,向废宅男主讲述了自己沉迷于漫画而失去女友的往事,悉心规劝死宅们。
但即便有斯坦·李这样的大佬客串,[耍酷一族]仍然离主流太过遥远,凯文·史密斯拿着100万美金就拍出了这样一部傻乎乎的闲散吹逼片,票房成绩一塌糊涂。
据说当时凯文自己也被吓到了,当制片人打电话告诉他票房只有40万美金时,他还吊儿郎当没咋当回事,随口一问“哪个影院?”对方缓缓吐出:“500个影院一共这么多”,吓得他当即就觉得自己要被制作公司踢出这个行业。
当然,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他不仅没被踢出行业,还在拍傻片的路上越走越远:
[白烂贱客]、[怒犯天条]等6部“the askewniverse”,他自己的电影宇宙,每部都有固定的演员阵容和名人客串、取材于现实的小人物故事、近乎粗糙的拍摄手法、典型后现代式的恶趣味,还有那永远矗立在主流价值观对面玩世不恭的姿态。

[白烂贱客]有大本客串,有一幕三人面对观众,吐槽了句“谁想看jay & silent bob啊(意思根本没人想看)”,凯文自己一脸坏笑,我他么想看啊啊啊啊快点拍2啊!
荒诞的loser生活从一家便利店开始,到宇宙末端也永远没有结束。
当年票房差得离谱的[耍酷一族],后来通过录像带市场早已拥有了一大票严肃粉丝,成为了一部影史经典邪典。
而凯文自己制作、表演、编剧,还拥有了自己的漫画书店和制片公司,直到现在,[疯狂店员3]、[白烂贱客2]、[耍酷一族2]都仍然在他的计划内。

想来,如果当年没有拍出[疯狂店员],凯文直到现在大概也是mallrats的活法,所以,他的电影里逆袭成功的屌丝依然是屌丝,也别指望能从他的电影里看到什么高端活法。
讨厌他的人大概永远都不懂他的生涯都在胡搞些什么烂片,爱他的人可能觉得这世上只有那么少数几个人能和凯文·史密斯一样有趣。
说起来,我还有一件jay & silent bob的t恤经常在夏天穿着招摇过市,每次别人问我t恤上的这谁啊,我总是传教一般虔诚地告诉他:
去看[疯狂店员]啊[疯狂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