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坚冰深处春水生,又是一年轮回时”。2019年元月2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友好户外的十五名兄弟与乐清潘兄弟相约东加岙,开始探寻“十八洞”。

乐清市龙西乡东加岙,坐拥雁荡最高峰百岗尖,北临天下第一门显胜门,东望龙鳞谷踏屏峰,南接南阁牌坊群。三面环山成峡谷,一泓清泉从百岗尖倾泻而下,穿村而过。灵山圣水显示着这是一个天地合一、阴阳平衡的风水宝地。

水至清,则无色



谷内,阳刚之气充盈,一颗毛茸茸的石峰直指苍穹;南山山脊,大小老鹰別头瞭望青石龙;神草石斛,漫山遍野……。




迷于景色,罗山好汉翻出无人机航拍,可惜山岙“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排列无序,高科技产品不听使唤,坠落山间。


石斛谷右侧有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直逼著名的百岗尖。山脚底下,谷主用黑漆漆的枕木铺路一公里许。继之就是不规则的山石道,山路几乎垂直上升,不曾停息,约四十分钟,于半山腰钟绕进一条峡谷。

坐在溪边,短暂休整,潘向导引领我们向右侧峡谷行进。峡谷入口,一颗灌木上悬挂着一块木板,上书“青石龙”,这是一条极不显眼的所在,似有封道之嫌,极易迷惑陌生者,同时也是隐隐在告诫经验不足者慎入。

从湿滑的溪流鹅卵石上小心摸索前行,只见两岸高山耸立,灌木葱茏,深深的幽谷之中,黝黑的青石溪床,真的犹如一条青龙静卧峡谷……。

不久,溪流、山坡间断断续续出现古道痕迹,说是古道,猜测应该是早年村民上山砍柴踩出的挑担山路,但因年久失修,且又人迹罕至,加上腐叶厚积,行走及其艰难。

奇异的是,虽两侧危岩重重,但峡谷之内却鲜有滚石,唯有一横卧的条石极似“棺材”,旁边还有掀落的棺木盖子。棺材虽为污秽之物,但人们还是将其与“官、财”联系在一起,取其谐音,以示吉祥。

试想,这条规则的石柱肯定是周边山脊上风化断裂坠落,如果将其拼接,那将是一株巍峨的石笋,雄立于山谷旷野之间,令人震撼向往。喟叹: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上天恩赐的自然景观,也会在无声无息中悄然离去!故而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不然那撩人的奇异景观将会无声无息中腾空而飞,不再示人!

从“棺木”石处,即开始攀爬陡坡,约半个小时,登上“u”字型山凹,向左可登百岗尖;右侧透过密密麻麻的落叶灌木,可见是一片白森森的突兀岩嶂。


绝对的猎户

立足山凹,远眺山岗,犹如神仙仰卧,呼噜震天;左侧绝壁,梭型石柱如同雨后春笋,节节攀高;俯视底下深谷,幽暗不明,飞鸟颤栗;右侧悬崖,如利剑出鞘,孤傲冷艳,风卷残云于千里之外。


时临中午,我们在山凹埋锅造饭,吃了一顿胜似五星级酒店所作的美味佳肴:年糕、方便面。然后沿着右侧岩嶂底部绕至后山,艰难地在灌木丛中穿行,来来回回折腾一个多小时后,却走到了悬崖绝壁,于是又回到了山凹。



这就是我们的老大,永远冲锋在前!

向导是一位资深的驴友,有着常人难以具备的野外探究素养。正当我们气馁,准备原路返回时,他却扒开层层朽木,终于寻得穿越路径。原来,林业部门在山脊开辟防火带时,砍伐的灌木凌乱地扔在山间,遮挡了山凹背侧的入口,所以使得我们走了冤枉路。

拨开灌木丛林,沿着崖壁攀爬而下五六十米左右,底下状况着实让人担心:山洪冲刷而成的流石谷,宽约一米,七八十坡度,有的甚至垂直,不知延伸何处?两边均是黑乎乎的绝壁,似是神仙的金刚杵一溜划过,整齐中显得神秘;崖壁上藤蔓缠绕,显示着流石谷环境的原始。



十四名友好户外的兄弟依靠超众的户外技能,本着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紧紧抓住藤蔓、灌木、流石、岩缝慢慢下行,一个小时左右,终于发现一平坦开阔的空间。立足仰望,在这如此逼仄的山谷之中,怀疑我们身处天井,而仅有的天窗是否被四周崛起的石笋所冲破……。




左侧有一条古道,据向导介绍,可以绕开十八洞到达显胜门。而我们则是向右走山道,准备穿过传说中的十八洞到达显胜门。

十八洞的起点是一个阴森诡异的洞穴,倾泻而下的溪水发出沉闷的回音,据向导介绍,迄今为止,没人知道这个洞穴的庐山真面目。

十八洞峡谷的落差较大,瀑布景观也甚是醉美

故而我们从右侧山道开始下山。断断续续的山道间、绝壁处,时有铆钉或铁索镶嵌在花岗岩石缝,做为踩脚点或是驴友索降的备用工具。


显胜门上方的峡谷与青石龙峡谷迥然不同,滚石填满峡谷,从而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石缝洞穴。怪不得传言称“雁荡十八洞抵不上陶公一个洞”。



而对于驴友们来说,穿越雁荡十八洞,那比到永嘉大若岩的陶公洞游玩要刺激的多。


穿过十八洞,除了凭借铁(绳)索外,靠的是臂力、耐力、灵巧度……。特别是几处,还必须使出缩头功、瘦身法、拔节法等等,否则很难穿越成功。故而曾经的开发者放弃了建设项目。


瘦身索降最后一个十余米高的高难度洞穴后,匍匐着进入显胜门景区。那是《神雕侠侣》的断肠崖、《琅琊榜》的琅琊阁等电视剧的拍摄基地。



故地重游显胜门,含羞瀑还是那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朝着显胜门山腰石佛洞的三尊石菩萨遥拜,走出“天下第一门”……。





煞费苦心,坚韧不拔,时来运转,历时六个多小时穿越雁荡十八洞,大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雁荡十八洞传说
在雁荡山还有一个传说:在很早以前,有十七个秀才到雁荡山读书,他们共同雇佣一个年轻后生,让他为他们煮饭,洗衣,打扫,这个年轻后生手脚勤快,做完本分的事,就趁空闲时跟秀才一起读书,古话讲:棋杆下没有白身人,年轻后生虽说是个干粗活的人,不过头脑一点也勿笨,秀才们读多少书,他也读多少书,秀才们做诗论文,他也跟着凑上一份,做得比这些秀才更好,
那年,秀才们上京赴考,就把这个年轻后生也一起带去了,按规矩不是秀才是不能参加考试的,秀才进考场考试那天,秀才们都已进入了考场,年轻后生就在考场外面静候,忽然,一个催场的匆匆走到他的面前,对他说:大家都进场了,你也快进去,结果后生人就糊里糊涂的被拉进了考场,原来,一个秀才考生突然生病了,试场就空出了一个位置,主考官急着找人呢填空位,年轻后生参加了考试后,主考批卷时,看中年轻后生的文章,于是年轻后生也获得了进士功名,
十七个秀才进京赴考,却中了十八名进士,让雁荡山留下了一席美谈,十八进士回到家乡,一起回到雁荡山的,一面谢师,一面游玩,他们见到一个很深的洞,一时兴起,决定进去探个究竟,发现洞中有洞,洞上又有洞,从那以后,大家都把这个洞叫十八进士洞,后来慢慢的演变成十八洞,不过究竟有几个洞我没数清楚,好象不止18只洞,只觉得洞上有洞,洞中有洞,下洞连着上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