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加载,剩余 1 秒...
剧情介绍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8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李伟 赵婧 郭婉莹)照片中是装地雷用的半开放式木制箱子,上面有带圆孔的隔板,这个雷箱是1943年山东海阳县民兵英雄于化虎在抗日战争中背地雷用的。
1940年,日寇横行,于化虎带着满腔热血加入了抗日民兵组织。他深感靠民兵的武器无法与日寇正面作战,从零开始,反复研究,掌握了制作土地雷的办法,组织民兵制造出踏雷、绊雷、连环雷、梅花雷等20多种地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伪军,“活雷化虎”的威名也开始在胶东地区流传。
于化虎照片
日军专门组织了探雷队,于化虎将计就计,用真假地雷对付敌人,日军挖出上面的假雷,下面的真雷随即被引爆。后来,日军将雷坑挖得又大又深,剪断真假雷相连的引火弦。于化虎和爆炸队员就试制成功定时雷。日军只好在疑似地雷的地方画上白圈,绕道行军。于化虎带领民兵故布疑阵,在日军画的圈外,另外画圈,并在圈与圈间埋上地雷,把日军炸得血肉横飞,地雷战的威力让日军闻风丧胆。
于化虎和民兵埋地雷(画作)
革命战争期间,于化虎积极传授布雷技术,培训爆炸模范20多名,会使用5种以上地雷的爆炸手达1400多人,为整个胶东地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铁西瓜开了花,空中飞起大洋马,鬼子的脑袋搬了家,受伤的鬼子满地爬......”抗战时期,流传在胶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这首民谣,唱的就是于化虎的事迹。如今,这个地雷箱被存放于山东博物馆,透过它,仿佛还能看见火光与泥沙中,“爆炸大王”于化虎在排阵布雷。
连环画《爆炸英雄于化虎》
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