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星期一,没敢睡懒觉,吃完早饭,准备好午餐,早早出门了。
初夏的温度不冷不热,太阳也很开心,天是深蓝色,空气中飘渺着晨曦的味道。
没做过纽约的地铁,也没做过纽约的公共汽车,不知道怎么买票,不知道在哪个站换车。
这一切,都在星期天得到解决。买好了地铁月票,月票同时也可以乘公共汽车,把线路走了一趟,到雇主家的大门口认了认门儿,计算了一下全程的时间,心里有了底。
纽约的地铁站窄小,色彩有点斑驳,站台和火车轨道之间没有隔离的遮挡,老公再三叮嘱我,等车时离开站台边儿,往中间站,防止被“疯子”推下去。
我是从总站上车,差一站到那头的总站。快车需四十五分钟,慢车得一个小时。
进到快车车厢,不一会儿车厢就满员了。在这里住,在曼哈顿上班的人很多,又是唯一的一条线路,所以高峰期时挤的满满当当。
………
很顺利的走出地铁站,我立在一根电线杆子旁,端详着这个似曾相识的城市。
所谓似曾相识,是在电视看了太多次的这个地方。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顺着街道一眼望去,天成了一条蓝线,太阳在楼间挤来挤去,画出了高楼大厦的剪影。
“哦——”,我有点感慨,人显得这么渺小。
来到纽约,老公开车带我到曼哈顿逛了几次,匆匆而过,因为不好停车,没有下车细逛。当自己真正走在曼哈顿的街道,就觉得一砖一瓦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
雇主家位于曼哈顿中城,算是富人区,花园大道宽宽敞敞,这在马路窄陋的曼哈顿实属稀罕。
虽然过了早高峰期,这里的上午依然热闹,商店一个挨一个,卖什么的都有。
从此处到雇主家只需要五分钟,看看时间还早,我走进一家食品店,新鲜新鲜,认识一下美国的食品都有什么。
先逛逛柜台,不认识英文,有图片呢。看到了巧克力,我爱吃的,就站住了,慢慢辨认,看哪种巧克力好吃,准备买点儿。
挑选好巧克力,我站在一旁观察别人怎么付款。原来付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去柜台人工结账。一种是自己在机器上扫条形码。
扫条形码虽然方便,但是机器一步步的引导,我看不懂英文,怎么引导也瞎掰呀。还是去柜台吧。
我拿出一张20美元的纸币,大于巧克力的价格,这样只要找我零钱就可以,不必我张口。
第一次自己买东西顺利结束,这是不是预示着我第一天的工作也能够顺顺利利。说不紧张是假的,在国内都没做过保姆,一下子跳到国外做保姆,这文化差异,语言不同,教育理念不同,一个个的难题,我都要面对。
我掰下一块巧克力搁嘴里,一股香醇的幼滑在嘴里旋游,惬意涌上心头:不过是个工作,一回生二回熟,今天不熟,还有明天,三天之内定让孩子喜欢上我。
我来到雇主家的门外,咽下巧克力,抬手按响电铃。
此刻,我怎么忽然觉得好像电影《音乐之声》里面的某个场景。
传声器传来女主人温柔的问话:“是刘阿姨吗?”
“是我,上午好。”
“滴——。”我推开门,准备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