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女学生爱上男老师是时有发生的事。对于这种事,家长不必大惊不怪,而是一定要理解孩子,冷静处理。如果你“发作”,坏处就是:失去女儿的信任,从此,关于她个人感情世界的事情以及她所有的想法你都无从知道。你再怎么着急,都无法“下手”引导孩子。为什么要理解孩子而不能发作?
一、女儿能“爱”,是因为到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这个阶段对异性产生好感再正常不过。每一位为人父母的都可以想想自己的青春期。而男老师在各个方面显现的才情和成熟度又强烈地吸引着女学生,如果再稍微关心一下哪个女学生,这个学生很快就想入非非,单方面陷入师生恋的漩涡了。
二、家长不发作,正确引导,这种感情容易自生自灭;可如果怒斥孩子甚至嘲讽孩子,孩子更加容易陷入孤单无助的地步,甚至会逆反,从而对她“爱”的老师紧抓不放,把事情弄到很难收拾的地步。
三、退一万步讲,男老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没对象,咱的姑娘真爱上老师了,天能塌?塌不了。我的同事、领导中都有等到女学生大学毕业娶了女学生而且过得非常好的,娶女学生的人就道德败坏了?我不是倡导这个事,只是说没必要大惊小怪。冷静观察和分析,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就可以。
下边通过实例来讲讲我办公室的某一位男老师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当然包括当事女孩儿的妈妈对这事的处理方式。
我办公室这位男老师(我暂且叫他张老师吧),40多岁,人长得帅,满腹才华,性格沉稳,不招摇,甚至有“高冷”的味道,女学生就特别崇拜他。他所带班的一个女生小莹就特别迷恋他。几乎每一节下课,小莹就找个理由来我们办公室了,来了一说话就撒娇。张老师从二楼的办公室去一楼的教室有两条路线可选,他习惯走哪个楼梯、习惯在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去教室,小莹都摸清了,然后就故意制造“偶遇”。小莹还经常给张老师送零食。甚至还记得张老师生日,买花,加上写了字的卡片。我们几个女老师都发现这女学生“不对劲”了,以开玩笑的方式提醒过张老师。张老师很淡定地说:“没事儿,小孩子嘛,我知道咋处理。”小莹说话撒娇的时候,张老师就故作严肃地说:“你几岁了?咋和小朋友一样说话呢?”,女学生在路上“堵”到老师,一脸羞涩之笑的时候,张老师就装作一脸糊涂地说:“这是为啥事儿偷着乐呢?一会儿课前分享哦。”小莹拿来零食,张老师就拿出一颗说:“行,心意领了,小朋友的食品,我们中年人吃不惯。谢谢”
后来,高一期末分文理科,张老师知道小莹肯定上文科,就找了一些理由给学校提出他要带理科班。刚开始,小莹还哭着问张老师为啥不带她们了,说好的带文科嘛,但时间一长,也就“淡忘”了。其实小莹的“淡忘”和她妈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据张老师说,小莹妈妈和他通过电话,她妈妈是个非常知礼谦恭又开明大度的妈妈。以下是张老师讲述的小莹母女对话的大致内容:
小莹回家鬼鬼祟祟、动辄含情脉脉的样子被妈妈发现以后,她妈妈说:“莹莹,我发现你不对劲儿哦,是有啥情况吗?”
小莹说:“能不能不套我话?我不能有点隐私吗?”
妈妈:“哟,这还隐私?喜欢哪个男生了,给妈妈说说,让妈看看他到底配不配得上我女儿。”
小莹万不得已给妈妈实话实说了。妈妈没有斥责,而是笑着说:“我以为是哪个男生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女儿呀,你谈恋爱妈妈理解,甚至你喜欢有才情的老师,妈妈也能理解,但是,张老师都40多了,又有幸福的家庭,孩子都上高中了。不靠谱的事,咱白白付出感情不划算啊,陷得越深,受伤越深呢。妈妈怕我宝贝女儿受伤呢。”然后小莹就说:“哎呀妈,不是你想的那么严重,我知道怎么处理。”在对孩子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小莹妈妈也给了孩子充分的信任和空间,没有整天问,教育,而是一边静观其变,一边和张老师沟通。
第一次给张老师的电话是这么说的:“张老师您好,我都不好意思打扰您。小莹这孩子呢特别崇拜您,正值青春期嘛,就有点没分寸了,小孩子嘛,不懂事。打扰您的地方请您见谅,也请您多关注孩子动向,和我多联系。”话不用说太明白,都是聪明人,谁都知道谁的意思。礼貌温和的沟通为女儿摆脱感情困扰起了很大的作用。
希望这个例子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