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双刺》,一部融人性于谍战的好剧
用三个晚上三个半天时间,一口气看完四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双刺》。这么短时间看完这么长的电视连续剧,是我近年来少有的经历,实在是因为它足够吸引我。曾经看过几部谍战剧,如《旗袍》《北平无战事》《生死线》等。但是,《双刺》似乎更有可圈可点之处。因为它是一部融人性于谍战的好剧。
故事发生于1949年秋冬之交的成都。此时的“天府之国”风雨飘摇。男女主要人物彭刚(祖峰饰)、吴佩欣(王子文饰)此时出场。他们曾在抗日前线并肩杀敌。生死关头,彭刚挡住可能致吴佩欣于死地的子弹,自己身负重伤。在吴父之命下,他们结下生死夫妻。抗战胜利后转入内战。彭刚是中共党员,遂潜伏于四川省政府,担任省主席侍卫长一职。
剧情由此展开,各色人物纷纷亮相,人性的善与恶、爱与恨、情与仇都在其中一一呈现,在这呈现中我们看到的是冲突迭起,也正是在这迭起的冲突中,各个性格饱满、丰盈的人物逐渐“立体”起来。可以说,整部电视连续剧一改过去文艺作品中只见故事不见人性、只有情节少有性格的范式。
作为妻子,吴佩欣对丈夫的变化产生怀疑,对经常与丈夫来往的地下党洪玲(彭刚的初恋情人)由嫉妒变为怨恨。这完全符合一个小女人的性格特征。她发现正是这个叫洪玲的女人使得她曾经平静和睦的家庭遭到破坏,进而得知丈夫是中共地下党员,她更将女人的嫉妒心与怨恨化成了复仇的火焰。为了夺回心爱的丈夫,保住幸福的家庭,身为保密局川西别动队一员的她,积极与曾经的恋人邓汉山谋划刺杀中共地下党员,使地下党组织隔断与丈夫的联系,并怀疑他是叛徒。
曾经伤害过吴佩欣的男人邓汉山(此时为国防部保密局西南区副区长兼成都站站长),为了破坏成都和平解放,更为夺回心爱的女人吴佩欣,与彭刚进行了一次次智与勇的生死较量。然而,当他设计谋杀准备投诚起义的吴佩欣父亲——成都城防部队司令——暴露后,使得吴佩欣在仇恨成都地下党组织之外,又增添了对邓汉山的“旧恨新仇”。在她看来,前者夺走了她的丈夫、破坏了她的幸福,后者是杀害她父亲的凶手。于是这个人物,情感在极端的矛盾中不断撕裂,性格在激烈的冲突中愈加显现。
剧情隐晦地告诉我们:吴佩欣枪杀了投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江一林、诱捕了彭刚的入党介绍人、成都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胡浦和他的初恋情人洪玲,等一系列极端行为之后,彭刚感到了绝望。虽然吴佩欣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爱这个男人,要保住这个家庭。而作为男人,在被妻子伤害,被党组织怀疑的双重打击下,彭刚遂有了决绝的念头,做出了冒死刺杀蒋介石自证清白的举动。
在我看来,这部洋洋大观的电视连续剧,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刻画得相当到位,直到最后彭刚刺杀蒋介石失败,并被邓汉山的助手王鹏飞放冷枪杀害,都是经过精心铺垫。
此前,邓汉山一再不杀彭刚,是因为他要抓到他是地下党的证据,希望以此向吴佩欣证明他比彭刚强,挽回七年前失败落魄的面子,否则他仍不能“抱得美人归”。因为他知道,在没有证据时杀害彭刚,吴佩欣会要他的命。这也是邓汉山“这一个”人物的性格:即便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人,或者说也是这个人物的悲剧所在。最终王鹏飞取代他全权负责蒋介石逃往台湾的安保,而他却落了个自杀的悲惨结局。
一部文艺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主要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并围绕故事情节展现各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双刺》的成功的创作实践,正是对过去类似电视剧的突破,即围绕人性做文章,把人性融于谍战故事中,让人性在剧情的发展中不断呈现其美与丑、善与恶,以及闪光点和软肋处。
最后我要说的是,尽管彭刚给党组织的信,表现出了一个地下党员的坚定信念,但是它完全不同于过往的人为“拔高”,它也是作为一个“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些都是需要观众细心揣摩与思索的东西,这也正是我认为该剧有价值和值得回味的地方——让人性在残酷中、在崇高中展现它的方方面面。
2016/10/31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