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36年2月,
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一年,
日本国内经济危机进一步加重,
日本政坛两大阵营皇道派与统制派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
大体由中下层军官组成的皇道派渐渐呈现颓势,
值此危急关头,
皇道派骨干成员决定发动起义,
而这次起义将左右日军对外战争的步伐。
26日晨,
东京飘起鹅毛大雪,
皇道派大本营陆军第一师团营区,
各皇道派中层军官,
趁着天色未亮秘密集结队伍,
开始动员工作,
经过一番激情演讲,
起义队伍的革命情绪被成功调动起来,
就这么着,
在无任何大佬站台的情况下,
这批皇道派的青年军官们打着尊皇讨奸的旗号,
带着千把人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出营垒,
分兵多路开始斩首行动。
最先出发的是河野寿大尉,
他带领由八人组成的精干小分队,
乘汽车前去刺杀在神奈川县修养的,
明治维新功臣大久保利通之后牧野伸显,
留在东京的各部直指统制派高层,
一部由栗原安秀中尉率领,
直击首相府邸,
300人的队伍光是重机枪就配有7挺,
火力不可谓不强大,
首相府邸不是皇宫大内,
防线被轻松突破,
守卫死的死 逃的逃,
眼看自己就要被起义军拿去祭天,
情急之下 首相冈田启介躲到了女佣房中。
其秘书兼妹夫松尾传藏则假冒首相,
做了大舅哥的替死鬼。
义军一部则直闯大藏大臣,
即财政大臣高桥是清官邸,
解决掉不明所以的守卫,
义军突入财政大臣家中,
控制住意欲阻拦的财政大臣女儿,
然而在面对财政大臣之时,
义军指挥官却略有不忍,
不过最后还是高喊 天诛 开枪射杀了这位老者。
起义军又一部200人,
直击海军大将兼内大臣斋藤实住宅,
不顾内大臣夫人的苦苦哀求,
小分队指挥官连开数枪,
当场打死了斋藤实,
末了还敬礼悼念,
杀死斋藤实,
这支小分队又冲入陆军大臣兼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家中,
警觉的渡边还想举枪还击,
但为时已晚,
小老头渡边不仅被打成筛子,
还被义军指挥官斩去了头颅,
其家人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
起义军又一部200多人,
携带轻重机枪数挺,
急袭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官邸,
守卫被轻松击溃,
起义军冲入官邸,
将侍卫长团团围住,
面对起义军侍卫长很有些大将风范,
泰然自若的盘腿坐在屋中,
起义军慑于其气概,
只敢关掉灯从背后开枪,
肩部中枪的铃木瘫倒在地,
铃木夫人又扑到丈夫身上,
起义军以为铃木已死,
没有补枪,
这位侍卫长也算是逃过一劫。
前去刺杀功臣之后牧野伸显得义军小分队,
则根本没找到正主,
在与卫兵的交火中,
小分队的两个指挥官一死一伤,
最后起义军放火烧掉了牧野伸显居住的旅馆,
搞完斩首行动的起义军又先后占领了警视厅,
陆军省 参谋本部,
以及位于皇宫周围的其他政治 军事机构,
基本控制了日本国的权力中枢,
起义已经成功一半。
义军便邀请陆军高层军官举行会谈,
提出要清洗国内的贪官污吏,
另国家进入军管状态,
即刻开始战争动员,
并要求他们能将义军忠君报国的行动精神传达给天皇,
希望他们与天皇都能出面支持起义,
与会的以川岛义之为首的陆军高层,
在会后便急急忙忙地入了宫,
并紧急集合各部首脑召开了御前会议,
会后便向起义军发出了一封模凌两可的陆军大臣告示,
既没有承认起义军的性质,
也没有答应起义军的任何一条要求,
只是通知起义军等待圣裁,
如此不着调的通告明显是在敷衍起义军,
一众起义军的领导人竟毫无察觉,
就这么乖乖等着
他们天真地以为自己的一腔热血一定会得到天皇的认可。
然而战机稍纵即逝,
义军停下进攻步伐,
皇道派势力趁机开始行动,
日军参谋本部参谋次长杉山元,
开始主持统战工作,
并四处调集军队准备镇压工作,
在28日杉山元秘密入宫,
面见天皇,
向其具呈皇道派骨干政变的事情,
天皇震怒,
下发戒严令,
要求参与叛乱的各部立即返回营垒,
起义军由此被定性为叛军,
得到指令之后,
日军高层先出现了分歧,
有同情起义的军官希望能采取温和手段,
而部分军官比较激进,
强烈要求暴力镇压,
最后日军采取了这种办法,
事件的性质不变,
戒严令继续执行,
日军高层向叛军的指挥官们宣读了戒严令。
顿时群情激愤,
指挥官们不愿撤军,
杉山元之前联系的军队随即开入东京,
成千上万的步兵在装甲集群的掩护下,
将分散在东京市中心各机关单位的叛军团团围住,
但只是围而不攻,
面对危局,
叛军指挥集团第一次出现了分歧,
有人主张决一死战,
有人开始动摇 对于起事开始产生怀疑,
28日夜叛军一部开入山王饭店,
在这里疲惫不堪的叛军只吃到一点饭团,
饥寒交迫的叛军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唱起 起事歌,
歌声是如此悲壮,
又是如此无奈,
起事歌唱完,
没能提振士兵的勇气,
倒有不少人开始当面质问指挥官起事的下一步计划,
指挥官被问得哑口无言,
指挥集团也陷入了迷茫,
起事的结局已经注定。
29日晨,
日军高层又发起新一轮攻势,
在装甲车 飞机的掩护下,
劝降传单雪片一般飞向叛军阵地,
叛军士气跌入低谷,
指挥集团出现裂痕,
一部分军官坚信自己仍是正义之师,
一部分军官则明白起义已经失败,
再做抵抗已经毫无意义,
指挥集团中一位军官不愿再纠结,
直接集合自己手下的那一小部分人,
发布了撤回营垒的命令,
眼见已有一人撤退,
其他人也不愿再耗下去,
纷纷建言撤回军队投降,
然后在军事法庭上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
然而以安藤为首的死硬派仍然不同意,
日军的平叛大军眼见其他队伍还是死守不出,
便又派人前去游说,
却被安藤强硬地顶了回去,
其他军官眼见安藤已经完全失去理智,
便不再与之商量,
纷纷集合手下 下发撤退投降命令,
千余人的叛军越走越少,
最后一刻,
安藤恢复理智,
下发了撤退命令,
投降的士兵一路高唱战歌,
在平叛部队的监视下返回了营垒,
叛军骨干一部分饮弹自尽,
一部分投降,
这场政变至此终结。
二二六兵变,
根据日本同名军事政变事件改编,
此次政变又被称为 帝都不详事件,
其实就是日本国内两大法西斯势力狗咬狗,
叛军惩治贪官污吏的述求,
其实就是中下级军官不满日本各大财团的资本垄断主义,
然而,
这群叛乱分子既缺乏战略眼光,
又没能走出对老牌势力的畏惧阴影,
叛乱在发起之初就已经漏洞百出,
加之他们的政变本身就是在以下犯上,
天皇根本就不会去支持这群毛头小子,
日本统制派势力借由这次政变也彻底掌控权利,
政变骨干被秘密处决,
未能得到公开审理,
自此日本国内借由刺杀来完成权力斗争的风气得到有效整肃,
而日本的法西斯战争机器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之后侵略战争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战争机理,
当然,
如果这次政变能够成功,
上台的皇道派势力很有可能会提前发动侵华战争,
因为他们亦主张通过积极的对外战争殖民,
来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其实他们也是奔着钱去的,
只是这群毛头小子更加冲动,
他们的侵略战争很可能来得快 去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