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作者:苏均平
1989年12月16日,我经历了一场终身难忘的,惊心动魄的劫机与反劫机的意外事件。
事件的经过还要从1989年12月13日说起。
我当时在第二军医大学科研处当助理员,负责全校的科研课题、科研计划管理、基金申报工作,处长于秉学,负责成果管理的助理员陈新年(后任总后卫生部副部长)。
1989年12月13日,我携带军队课题申报材料去北京总后卫生部出差。考虑到处里人少,年底工作紧张,要搞年终总结,于是到了北京后,就立即去公主坟民航售票处购买了12月16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由北京——上海——旧金山的“981”次航班的飞机票。
到北京送申报材料的工作很顺利,送好材料后,时任总后卫生部科训处的赵达生处长、吴乐山副处长、贾启中助理员(总后卫生部分管成果申报、评定),要我顺便把我校申报军队一、二等奖的申报材料带回去。并破例答应派车送我去机场。我接受了将材料带回学校的任务。
我乘坐的“981次”航班的起飞时间是12月16日早上10.40分。考虑到路上可能堵车,我起大早赶往机场。一路顺利抵达机场,通过安检在候机大厅等候登机。或许是意味那天的旅途会不顺利。机场通知临时改变了登机口,这下可苦了我了,因为,我携带的一大包材料只能随身携带,不能托运,材料很重。没办法,我也只能拎着沉重的材料赶到新的登机口,累出一身大汗。
早上10:40分,“981”次航班从北京机场准时起飞。飞机机型为波音747宽体客机,我在机关工作,出差的机会很多,乘坐飞机的次数多,考虑到乘坐飞机的安全性,我们通常都会选择知名品牌航空公司、安全性能好的机型。国航、波音747宽体客机是最佳选择。按照军队管理条例,军人外出要求着便装。所以,办完公务后,我把军装放在箱子里,着便装上了飞机。
走进宽敞的机舱,我才发现飞机前部就坐的几乎都是外国人,大约有200多人,他们都是飞往美国的乘客。只有最后的几排座位才有二十几个中国人,我们都只是顺便搭乘这班飞机的乘客。途中要下飞机。这班飞机中转上海短暂停留后即刻飞往美国。我的座位在27排a座靠窗的位子,与我同坐一排的是两个中年女子,很健谈,她们是无锡一家企业的工程师。在80年代,航空旅行还没有普及,乘坐飞机还算是奢侈之举,乘坐的人不是很多,因为机票贵,许多单位不予报销,她们两个是首次乘坐飞机。
飞机飞行到万米高空改平飞后,大飞机受气流干扰小,飞行得很平稳。
空姐们开始忙碌起来,按常规的客舱服务规程,端茶送水,微笑服务,声音甜美而温柔。国际航班,小孩少,乘客素养高,机舱里安静、祥和、温馨。机舱外天气晴好,天空一片瓦蓝色,能见度非常高,甚至在万米高空,通过玄窗都能清晰看到地面的景象。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去北京出差,每年少则十几次,多则几十次。自己调侃自己“每年去北京的次数,远比去南京路、外滩的次数多的多。这条航线的地标、地貌我已经很熟悉了。即使坐在靠窗的位子,我也只是偶尔看看外面。
飞机飞行了大约半小时左右,我看见坐在我前面25排a座的一位中年男子情绪有点激动的在和一位空姐说话,因为我们中间还隔有一条紧急通道,虽说中间仅隔两排座位,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何况我也没有关心他们在说什么,飞机上乘客呼叫空姐说事很正常。他们低声的、简短的交谈几句后,中年男子递给空姐一张纸条,空姐接过纸条看了一眼后,立刻急匆匆的向机舱前部走去,空姐背对我,我看不到她面部的表情,但从她匆忙离开的身影中,似乎出现了什么紧急状况!(后来我得知,纸条上写的是:“立即飞往***,否则炸掉飞机”)。
不一会,机长、乘务长和那个传递条子的空姐,神色凝重地走到这位中年男子的座位旁,机长俯下身子,近距离的与中年男子轻声交谈。大约过了几分钟后,机长、乘务长、空姐起身离去,走进前面的驾驶舱。中年男子也依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其实,刚才一个攸关乘客生命安全的谈判活动已经悄然完成,机上乘客毫无察觉。
就在接到中年男子递给空姐的纸条后,机组人员就知道了有人劫持飞机,并当即向地面汇报了情况。由于当时情况紧急,也弄不清楚到底有几个劫机者?中年男子身上有没有真正携带炸药?炸药被安置在什么部位?一切都是未知数。介于飞机是国际航班,机上大多数都是外国乘客,如果贸然进行反劫机行动,发生严重的机毁人亡事件,将会造成重大国际影响。影响国家形象和对外交流。航空公司必须要把乘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地面反恐中心指示机组先答应劫匪的要求,稳定他的情绪,防止矛盾激化,情况失控,待进一步摸清情况后,见机行事!
刚才机长与劫机者的交谈,就是在执行地面的指示,先稳住劫机者。他们告诉劫机者,同意他的要求,飞机改道飞往***,把他送到***后,飞机再飞回来。同时要求劫机者不要声张,不要在飞机上采取任何过激行为。劫机者同意了机长的要求。此后,空姐不断给这位男乘客端茶递水,送吃的点心,伺候得很周到。我当时心里还在想,这人肯定是机务人员的关系户!讲关系,走后门成风,连飞机上都能遇见。真的很不齿!机组人员的做法,稳定了劫机者的情绪,双方暂时相安无事,乘客们都蒙在鼓里,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身陷危险之中。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里,地面正在紧张地进行反劫机的准备,原打算在上海虹桥机场进行反劫机行动,待飞机降落后实施。于是,上海武警、特警出动,虹桥机场临时戒严封闭。到机场接我的沈纯敏参谋恰好遇到戒严,进不了机场,只好返回学校,向于处长报告,说虹桥机场戒严了,进不去。由于当时通讯、媒体不发达,小沈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可能是觉得事件过于重大,天气过于晴朗,能见度太高,担心歹徒在飞机降落过程中,会发现不是***,尔后,会铤而走险,严重威胁机上乘客的生命安全。最终,地面反恐中心终止了想要在上海反劫机行动计划,同意飞机飞往***。以确保飞机和乘客的安全。飞机接到地面指令,在临近无锡上空改变了航向,向***飞去。机上乘客们浑然不知。
通常,北京飞上海航程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空中飞行大约需要1小时45分钟。当飞机飞行到约1小时20分钟时,按照常规已经快要到达上海。我通过弦窗看着地面的景色,突然看到飞机下面出现一望无际的水面,起初还能看到岛屿和海岸线,我以为是无锡太湖水域。
后来发现不像是太湖,倒像是在海面上空飞行,因为水面上有许多疑似货轮的大型船只在航行。我的印象中北京——上海的航线不经过海上飞行!我怀疑是不是飞机航线飞错了?
不一会,飞机完全进入海面上空飞行,除了海面,看不到别的东西,飞机上的广播也静默了,不像往常那样提醒乘客们,要乘客坐回原位,系好安全带,飞机要开始降落了。
情况有些反常,我感到有点意外和困惑,但机上其他乘客却都保持沉默,没有人提出疑问。我按耐不住自己的疑心,于是按了呼唤按钮,那位当时接到男子纸条的空姐走了过来,询问我有什么事?我站起身问道:是不是航线飞错了?我过去乘坐这条航线是不经过海上飞行的?!那个空姐简短地回答说:“不会飞错航线,放心,我们会安全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的”。她要我坐下来,系好安全带,等候机上通知。听到她的回答,我也没有再多问,心里想,国际航班是不是飞行线路不一样呢?这样想,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就这样,飞机一直在海面上空飞行,丝毫没有要降落的迹象,飞行时间已经超过了预定到达上海降落的时间。我的心开始紧张起来,感到悬吊吊的,预感到要有什么情况发生。但又无法预料将要发生什么?我的眼睛紧贴玄窗,紧张地观察外面的情况变化。
作者当年在二军大科研处工作时的黑白照片。
突然,我看到远方天空中有两个亮点正在快速的向我们的飞机移动过来。很快两个亮点就已经靠近了我们的飞机。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是两架军用战斗机,飞得离我们乘坐的飞机那么近,连飞行员的脸都看得十分清楚。这两架战斗机的机型显然不同于我们熟悉的我国当时的米格系列的战斗机,也没有看到飞机上鲜红的“八一军徽”。我平时喜欢看航空兵器杂志,感觉这应该是两架美制f系列的战斗机。
我们的飞机怎么会遇到美制战斗机呢?我们到底飞到哪里去了?这时我注意到了战斗机上明显的太极标志,显然,这是***的战斗机,我感到很紧张和困惑。正在这时,另一边的乘客也发出惊呼,原来飞机的另一边也出现两架***的战斗机,四架战斗机把我们的飞机夹在中间,伴随着我们的飞机继续在空中飞行,不许我们的飞机下降高度。
突然出现战斗机这一变故,让乘客们感到不安,机舱内氛围顿时显得紧张、躁动、混乱!乘客们都在纷纷议论、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机上乘务人员没有做任何解释,只是要求大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系好安全带,等候机上的通知。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后,紧贴我们飞机的***战斗机机头一沉,飞机一侧身,快速离开,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的飞机则继续在天空飞行。
后来得知,那时,我们的飞机已经到达***济州岛上空,在空中盘旋与***交涉紧急降落事宜。***近期已经有过处理中国被劫持飞机的事件,感到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害怕今后出现更多的类似事件,所以,***当局坚决不同意、不允许我们的飞机降落在***。他们紧急起飞四架战斗机把我们的飞机夹持在中间,不许降落,并直至护送我们的飞机飞出***领空。在***降落没有成功,飞机又不能飞回国内。飞机陷入两难的困境,机组人员协商并请示地面后,飞机调转航向,向日本方向飞去。
大约在北京时间1点10分左右,飞机飞到离日本不远的一座荒岛的上空,开始来回盘旋,由于能见度高,岛上的情况一目了然,那是一座荒岛,岛的面积并不大,大约在一平方公里左右,岛上没有任何建筑,更谈不上机场、跑道。岛的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面上空荡荡的,没有船只。飞机在这样的荒岛上空盘旋、转圈,让乘客们都感到非常的紧张,由于机上乘客大部分都是外国人,他们虽然也紧张,但却显得很“夺定”(上海话沉稳),估计也有语言沟通障碍,居然没有人大声叫嚷询问机组人员,到底发生了什么?!要都是国内乘客或国内乘客为主,情况就两样了!
飞机一直不停的在荒岛上空盘旋,飞了一圈又一圈,飞得让人心焦,心里发毛!因为,下面根本没有机场,没有飞机降落的条件!在这样的荒岛上空无休止的盘旋,到底想做什么?难道是飞机发生了起落架放不下来的故障要在水面上迫降?!我身旁的女工程师带着哭腔紧张不安的问我:是不是飞机迷航了?是不是飞机故障要在水面迫降?!第一次乘坐飞机就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两位女工程师急得都快要哭了,不断抱怨自己不该乘坐飞机,肠子都悔青了,坐火车虽然时间长一点,但相对安全,如今!唉!……。
我当时还算沉着,虽然心里也害怕,但毕竟是军人,不能像老百姓一样懦弱、恐惧。我冷静地思考了一下,告诉她们,不可能是飞机迷航,这么好的天气,导航设备这么好的飞机,就是看地面的标志也能判定方位,不可能迷航。要是说是飞机机械故障要在水面迫降,为何机上不通知乘客提前做好迫降准备呢?
我当时推测只有一种可能:飞机被劫持了。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两位无锡工程师,她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但劫机犯在哪里呢?我们并没有看到机舱里有任何异常情况啊!我说估计是在驾驶舱,劫机犯已经控制了驾驶舱和飞行员!我们在议论的时候,坐在25排a座的那个中年男子,一直在紧张盯着我们看,听我们议论,但没有任何动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飞机一直在荒岛上空盘旋了近一个多小时,飞机机舱里变得死一般的寂静,乘客似乎都变得麻木了,都在沉默等待最可怕的那一刻的发生。在飞机盘旋这段时间,机上乘客度日如年,倍受内心恐惧、担心的煎熬。我心里也在暗自想,完了!这辈子可能就这样结束了!这架飞机已经在空中飞行了好几个小时了,就算不是机械故障,机上燃油估计已经快要烧完了。飞机没有油,那除了机毁人亡外,还有什么其他结果呢?
后来,我们才知道,飞机在空中与日方取得联系,日本方面也不同意我们的飞机迫降日本,而且态度也十分坚决!于是,我们的飞机开始在荒岛上空盘旋,目的是耗光燃油,然后按照国际惯例,强行迫降日本机场!
(图片为我的立功受奖证书)
立功证书里面填写的内容。
主要事迹。
事发当年向学校递交的汇报材料。
当年参加反劫机行动的几个当事人合影。所有参与反劫机行动的人员,均立功受奖。
正当乘客们都感到绝望的时候,机上沉默了多时的广播开始发声了!“乘客同志们,飞机即将降落,请大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系好安全带”。听到通知,大家都如释重负,机上响起一阵欢呼声,大家都非常庆幸飞机终于要降落了。两个无锡工程师,喜形于色,嘴里喃喃念叨:哦哟,终于要降落了!终于要降落了!我心里也暗自高兴,心里想,不论如何,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只要飞机正常降落就好,老是在空中飞行,有一种如同被人悬吊在万米高空,久久不能着地的感觉,让人恐惧、提心吊胆!
不一会,飞机开始下降高度,我看到了泛着白色浪花的海岸线和一座海岛,与前面看到的荒岛不同,这座海岛周边海水非常清澈,湛蓝色的海面上停泊有很多的渔船、游艇。飞机飞过一座山,我看到了山上的雷达站,那建筑很像我在深圳沙头角看到的导航站。我想,不会是到了香港了吧?飞机继续下降,眼前出现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高速公路网络状分布,各类车辆川流不息,停车场,整齐停满了排排车辆。显然这不是国内的城市。想一想1989年,我国刚粉碎“四人帮”不久,国内还处在极度贫穷落后的状态,我居住、生活在大上海,都没有见到过如此现代的城市,更不用说国内其他地方会有这样现代化的城市?!随着飞机的降落,我心里在快速猜测这是什么地方!香港?台湾?***?
看到有椰树、海滩,我首先肯定这是座岛屿,所以,我首先想到可能是到了台湾,心里不禁暗自叫苦,一个解放军军官,被劫机劫持到了台湾,后面将会发生什么状况?我该如何应对后面的未知状况?飞机在快速下降,我已经能够看到前方的机场。机场不是太大,但跑道旁边停机坪上停了不少飞机。说明是一个比较繁忙的机场。机场上空有几架警用直升飞机在盘旋,跑道上有数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在跟随我们的飞机降落方向疾驶。警灯在不停的闪烁,虽然听不到警笛声,我已经能感觉到地面的紧张气氛。
飞机终于安全降落了,在跑道上快速滑行,眼前不断快速掠过的建筑物上竖立着大大小小的东芝、日立、富士等日语广告牌。日本的文字有许多同中国的文字表达意思一致,但读音不同。能基本看出他要表达的意思。突然,我看到一座建筑上标有“福冈机场”几个大字,我不禁脱口而出:噫!到日本了!此时,坐在紧急通道的一直默不作声的空姐却立即发声说:别瞎说,是到***了!我感到有点懵,不知道她为何要纠正我?我当时也不能十分确定我们是到日本了!既然她说是***,那就***吧!飞机安全降落了比什么都强!
飞机滑行到跑道中央停了下来,机长和几个空乘走到25排对那名中年男子说:***到了,你们准备下飞机吧。这时这排座位上站起来三个人,除那位中年男子外,还有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大约十五六岁的男孩。那个中年男子打开行李架,从里面拿出一个医药箱斜挎在肩上。招呼中年妇女和男孩一起向机舱后面的舱门走去。我看到那名男子挎有有红十字的药箱,以为他是负责转运病人的。当时也没有多想。只是机组的一位男乘务员的举动让我感到疑惑,只见这位男乘务员在跟随这伙人去后舱之前,随手将放置在紧急通道上的灭火器拿起来,藏在腋下,跟随而去。搞不清楚他拿灭火器干什么?
这伙人去了机尾的舱门不久,突然就传来女人惊恐的尖叫声和激烈的打斗声。同时有人在声嘶力竭的大声呼喊:“都不许动”!“坐下,都不许动!”激烈的打斗声和惊恐的喊叫声,在机舱狭小封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的震耳、恐怖。同时,感到已经停下来的飞机又开始快速向前方滑行。让刚才才从高空惊魂未定解脱出来的乘客陡然又惊恐、紧张起来。叫喊声平息后,机舱里又一次陷入死一般寂静。空气紧张得似乎划一根火柴就立刻会爆炸、燃烧一样。
我当时也有点懵,以为有劫匪从后门冲了进来!心里十分紧张。大约过了几分钟,我听到有人再喊:我是机上安保人员,哪位乘客有绳子?过来帮帮忙,把这个劫机犯绑起来!我和几个胆大的中国乘客跑到机舱后面一看。后舱的机舱门大开,原来一起到后面的那个中年男子已经不见踪影。一个矮个子机组成员,也就是那个把紧急通道灭火器藏在腋下的乘务员和高个子机长正将那个中年妇女紧紧的压在座位上,毫不敢松动。那位中年妇女头上鲜血淋漓,显然是遭到器物的有力击打,一个灭火器掉在地上。座位旁边有一个女乘客惊魂未定,浑身发抖坐在那里。身上溅了不少鲜血。刚才发出惊恐叫喊声的就是她。在她面前的打斗,吓坏了她!机舱配餐间里,一个身着警服的人,正把那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死死地按在地上。手上似乎受了伤,正在流血。我们立即找来绳子将两个劫机同案犯捆了起来。
这时,那个按压中年妇女的男乘务员才慢慢起身,立即搜查了这个妇女的腰间,原来他将这位劫机犯同伙用灭火器打伤后,发现她的腰间有一圈硬帮帮的东西,疑似爆炸物,所以不敢掉以轻心,紧紧压制住那位中年妇女,让她不能动弹。几分钟后,发现没有发生爆炸,才呼唤我们过来帮忙。后来经检查,妇女腰间一圈硬物,是成卷的人民币。
当我们询问那位劫机主犯在哪里时?高个子机长自豪地告诉我们,那个中年男子劫机犯,已经被他踹下了飞机了,估计现在应该是被飞机下面跟进的日本警方带走了。听他的介绍,我们才知道刚才在后舱制伏劫机歹徒的经过。
原来机组早就制定好了制伏劫机歹徒的计划,只是不能在天上动手,就是等待飞机降落之后在地面制伏歹徒。他们商议在机舱尾部动手,因为尾部乘客少,而且都是中国人,万一需要帮助也好招呼人。他们明确分工,由人高马大的机长对付那个身体比较强壮的劫机主犯,那个中年男子,个子矮点的乘务员对付那个中年妇女,他们特别邀请乘客中一个警察埋伏在配餐间专门对付那个男孩。我当时没有穿军装,他们不知道我是军人,否则他们可能也会找我帮忙!
当他们一伙人走到机舱后面,机舱的舱门已经打开,那个中年歹徒站在机舱门口,探头往外面看了一下,发现没有玄梯,于是骂骂咧咧回过头来想和机组交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让劫机者再回到机舱,不知还会发生什么变故。于是,机长一个眼色,三个人同时动手,机长用力一推那个劫机者,把它推倒在机舱门口,那人用手死死抓住舱门一侧,机长瞅准时机,再用脚用力一蹬,把中年男子踹出了飞机,重重的摔在跑道上。因为担心劫机者会引爆炸弹,紧接着,飞机快速往前面滑行。滑行了大约200米再次停了下来。与此同时,矮个子乘务员用藏在腋下的灭火器狠狠地砸在那个中年妇女头上,把她砸晕在机舱旁边都座位上,制服她的时候发现她的腰部有一圈硬帮帮的东西,以为是炸药,于是牢牢把她控制在身下不敢动弹。直到几分钟过后没有发生爆炸,才叫人过来帮忙。原来想制服那个男孩可能容易些,没想到十五六岁的男孩子也有半人多高,力气蛮大的。而且拼命反抗。用牙齿把那个警察的手咬的鲜血淋漓。小小年纪,也不是个善货。但还是被制服了。
紧接着,机组人员将那三个人坐的座位和头顶上面的行李仓中仔细地搜索了一遍,没有发现可疑的爆炸物品,机组人员还询问周边的人,这几个人还去过什么地点,我告诉他,那个中年男子去过厕所。于是机组人员又去厕所仔细搜查一遍,也没有发现可疑爆炸物品,到底有没有爆炸物?最后的谜团集中在那个被踹下飞机的中年男子身上,他身上以及所携带的药箱里究竟有没有炸药,不得而知。因为,他被踹下飞机从两三层楼高的地方跌落在生硬的机场跑道上,肯定摔得够呛。(后来知道他摔下飞机后,跌落在跑道上,身上多处骨折,脊髓也受到损伤,摔昏死过去,被日本警方逮捕,送到医院救治)是否从他的身上搜出炸药,只有日本警方知道。
至此,一场在飞机上反劫机行动胜利结束。飞机上的广播开始播报:乘客同志们,我们刚才成功进行了一场反劫机行动,歹徒已经被制服,飞机和乘客都安然无恙!飞机里立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乘客们纷纷与机组成员握手拥抱!乘客和机组成员都非常高兴、激动,有一种涅槃重生的感觉!到鬼门关走了一遭,我们又回来了。大家高度紧张的神经一放松,这时才觉得又饿又渴,从早上飞机起飞到现在,已经是下午3点左右,大家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这时机上的空姐才喜笑颜开的对大家说,我们去给你们做饭,拿水。机舱里气氛非常热烈。乘客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事态的进一步处理。
经历过紧张、恐惧之后,我感到自己很疲惫,瘫坐在座位上发呆,刚才发生的事件恍如梦境一般,如此千载难逢的恶性事件竟然也被我遇上了?而且有惊无险,化险为夷,遇难呈祥。就这样度过了生死关?!我掐了掐自己腿上的皮肤,痛的!不是梦。感叹这一天的出生入死的经历,真的是惊心动魄,终身难忘!
大约在下午5点钟左右,机上开始广播,要求所有乘客不要携带任何物品,徒手下飞机,接受安全检查。此外,所有行李和随身物品都将按照国际惯例,接受日方安全人员的检查。我当时以为可以很快返回国内,没有想到还要接受日方的检查。我想起了我所携带的文件资料,敏锐意识到这些资料是不能让日方人员检查的。必须得设法保护这些资料不泄密。
于是,我立即找到机组人员,拿出军官证亮明我的军人身份,我说:我是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军人,去北京执行任务后返回上海,随身携带有军事医学成果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我校科技人员多年研究的科技成果,全套资料都在,这些资料不能让日方检查,想要寻求你们帮助。机组人员面露难色,感到有点为难,显然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暂时还拿不出解决的办法。
恰巧这个时候,中国驻日本国临时代办官员也上了飞机。这是一个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大约1.7米左右,西装革履,体型偏瘦,看上去沉稳、干练。他看了我的证件,听了我的请求后,让我把文件资料拿过来,他翻阅了几本后,很肯定的对我说:你做的对!这些资料的确不能给日方检查。
他低头沉思了一会,然后抬头对我说:这样吧,你把资料交给我,我替你暂时保管,你把你的军官证也给我,等日方检查完毕后,我用你的证件对号入座,核对无误后,再把文件资料交还给你。不愧是国家派出的外交人员,处理事情果断、心思缜密,妥当。把资料交给他保管,我放心。于是,我把携带的所有资料都交给了他,同时,把自己的军官证也交给了他。办完这件事,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如释重负,感到很轻松,与其他乘客一起走出了飞机。
当我走出飞机机舱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色有点昏暗,机场建筑物早已经灯火闪烁,一阵清风徐徐吹来,整个人顿时觉得精神气爽,特别的舒服,我仰望天空,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从早上10点多进入飞机,一直呆在沉闷狭窄的机舱里,经受炼狱般的煎熬,而今终于又走出飞机,回到地面,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在进入候机大厅的通道两旁,早已经集聚了大批的新闻记者和电视台记者,日本警方已经做了周密安排,用围栏把我们和记者分隔开来。但这也阻挡不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采访热情,谁都想采访到有新闻价值的一手资讯。拍照的灯光不停闪烁,晃的人眼花,不停有人用中文、英文、日文向你高声喊叫:喂,谈谈你的感觉!谈谈你在飞机上看到的场面!喂……。有的记者趁警察不注意,用长长的杆子把话筒送到你的面前,要你说说机上发生的事件。新闻媒体记者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福冈机场候机室,日方已经专门安排了一个候机室,让飞机上下来的乘客休息,候机室里有一个小卖部,卖一些小点心和饮料。墙壁上挂了一排供乘客消遣观看的电视机。此刻,所有电视台的电视节目都在播报此次劫机事件。有的台还累计回顾了近期在中国发生的类似劫机事件,1982年发生的7.25劫机事件,1983年发生的5.5劫机事件,1988年发生的5.12劫机事件,1989年发生的4.24劫机事件……。为何80年代会发生如此多、如此頻繁的劫机事件??真的值得我们反思。
看到日本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的速度,看到他们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职业性,敬业精神,真的令人佩服。
我在候机室没有别的事情,只是认真看着电视,关心事件的处理进展。尽管电视台说的都是日文,听不懂,但新闻中的字幕让我基本能猜出大体的意思。知道了中国外交部门正在和日方交涉飞机的交还和返回国内事宜。一开始谈得不是很顺利,恐怕短时间还不能妥善解决。时间到了凌晨2点多钟左右,乘客们大多昏昏欲睡。突然有人进了候机厅,拿了一叠表格,要乘客逐个填写,说是填写好后送我们到宾馆休息。
正当大家都在填写表格的时候,电视上突然临时插播一排醒目的字幕。大体意思是,经过中日双方谈判协商,双方都同意先行让飞机和乘客返回中国,遗留问题再继续协商解决。看到这条消息,大家都很高兴,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回家了!
过了一会,我们重新回到飞机上,那位临时代办官员已经手持我的军官证等候在机舱门口,见到我,核对无误后将我托交保管的资料交还给我。我向他表示了最衷心的感谢!想一想没有什么能够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立正,向他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或许这就是我最好的向他们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的方式!
大约在北京时间清晨5点半左右,我们的飞机又重新返回出发地北京。机舱门开启,机舱外除了大批新闻媒体记者之外,就是大批的警察和国家安全部人员。按照惯例,分别对每个返回的乘客单独询问,甄别。从警方的口中我才知道,劫机的三个人是一家三口,主犯张振海是河北邯郸一名企业负责人,因为贪污公款被取保候审,为了逃避法律处罚,挺而走险,劫持飞机,举家外逃。大约在清晨6点半左右,我们被送到机场附近的宾馆休息。
到了宾馆,我虽然感到很困倦,但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与学校取得联系,汇报所发生的情况。当年通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没有手机,公用电话也很少,用地方线想要连接军用线路非常困难。我在宾馆要了一个上海二军大的长途电话,等了大约一个小时,电话还没有接通。于是我想了一个曲线联通的办法。我用宾馆电话拨通了总后卫生部科训处吴乐山副处长家电话,但没有人接听。于是,我又拨通了军事医学科学院计划处骆处长家,都是管计划课题的,经常在一起开会、相互参观、协作,都很熟悉,电话终于接通了!我把被劫机的情况向骆处长简单介绍了一下,他十分惊讶!考虑到学校人员还没有上班,我请骆处长用军用线路给我校训练部分管行政安全的吴存忠副部长家打个电话,告诉他我现在的情况。(当时科研处归训练部管,部长姜志中(后任副校长)、副部长叶文正(后任副校长)、吴存忠。吴副部长大约在早上7点50接到骆处长的电话)时间到了早上八点钟,上班时间,我拨通了总后卫生部科训处吴乐山副处长的电话。听见我还在北京他有点诧异,说:昨天不是派车送你去机场了吗?怎么还在北京?我说承蒙你的关心,我去国外转了一圈,又回来了!乐山副处长原先在军科院计划处当处长,我们平时接触较多,比较随便。他猛然醒悟了,在电话里叫道:我的天啦,被劫持的飞机里有你!?我说:是的,我简单的向吴副处长报告了事件经过并告诉他携带的文件没有丢失、没有泄密。让他们放心。
我托骆处长打回学校的电话很及时、很重要。学校领导当时正在着急的等待我的消息。自从小沈去机场接我,因为机场戒严进不去,返回学校后。学校只知道飞机出事了。更进一步的消息是:飞机在无锡上空改变航向后,失踪了!飞机失踪了!事件变得严重起来。
学校领导紧急碰头,商议处理办法。决定在没有弄清后续情况之前,先不要告诉我的家里(我那时已经在上海成家,有一个一岁大的女儿,岳母在二军大寄生虫教研室工作)当时,学校卢乃和校长、吕寿延政委(后任武警部队副政委)、张文康副校长(后任国家卫生部部长,当时分管训练部)都在着急的等待进一步的消息,直到深夜,电视中,央视新闻简短报道了我国一架民航客机被劫持到了日本福冈机场的消息。学校领导才又知道了一些基本消息。吴副部长接到电话后立即向学校领导回报了我的基本情况,知道我已经平安返回北京,学校领导这才放心了。
接下来的事,也有点滑稽,早饭时,民航办事人员通知我们说,该航班仍然按照原来的出发时间飞上海,不愿意乘坐飞机的乘客可以全额退票,改乘火车到上海。经历了那场可怕的空中风险后,许多国内乘客都害怕乘坐飞机了,退票改乘火车,其中包括两个无锡的女工程师,估计她们这一辈子都不想再乘坐飞机了。我偏不信邪,这样的事总不会发生两次吧?!我决定还是乘坐这班航班前往上海,毕竟飞机要快得多。我把我的航班号、起飞时间告诉了学校,学校回复会派车来接我。
我们又到了北京机场,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原本10点多钟起飞的航班,由于出现飞机故障延误起飞,具体起飞时间,等候通知。这一延误,又让前来接我的人扑了个空。返回学校说人没有接到,又失联了!事情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直到下午3点多钟我才返回到上海。在上海机场,拎着沉重的资料没有人来接,我正愁如何返回学校时,恰巧碰到了去外地开会回来的时任长征医院院长的吴灿院长(后任二军大副校长、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吴灿院长要我坐他的车回学校,在车上我把事件经过简要叙述一下,吴灿院长也感到震惊。没想到我会遇到这样的事。
回到家里,我爱人和岳母都在家里,她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见我回来,也只是像过去一样打个招呼:你出差回来了?!当我把发生的事简单告诉她们后,她们都惊呆了!发生如此重大的事,她们竟然不知道!我没有过多的给她们多说,放下行李后立即到训练部、校领导处汇报情况。
不久,国家外交部有关给部门给学校打来电话,证实了我保护文件资料的事。学校为此为我荣记了三等功。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卢校长和吕政委把我叫上主席台,向参加表彰大会的教职员工介绍了事件的经过和保护文件资料的事迹。卢乃和校长对我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和应急处置非常满意。不太轻易表扬人的他,在表彰大会上对与会人员说:瞧,这就是我们第二军医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棒!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离发生这个事件的时间快要到第29个年头了。大约在发生这个事件5年后,我偶然看到一则电视新闻报道,当年劫持飞机到日本的劫机犯张振海被引渡回国。眼前看到的画面是:在警察的监控下,他躺在医疗手推车上,从乘客通道经过,终身不能再站起来,他的下场也是够悲惨的!在网上查了一下,他被判处8年徒刑。其实,判不判他,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他已经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2015年我从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岗位退休,当了近40年兵,戎马生涯一生,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参加过真实的战争,有点遗憾。但却也经历过生死考验和血与火的考验,包括2008年参加历时74天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
偶尔在家整理物品,看到那枚金灿灿的军功章,又勾起我尘封已久的回忆。想一想,这个突发事件,情况紧急,在自己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又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靠自己的沉着冷静,设法保护所携带的资料不丢失、不泄密。自己应该把这个事件经历写出来,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当你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勇敢、机智、沉着、冷静、积极想办法应对处理!而不是一味的害怕和抱怨!
仅此而已,故事终!
转载自《不灭老灯》